大公報第二十日斥長和賣港口: 破壞「一國兩制」 、無視一國原則 需立即停止交易
大公報第二十日斥長和賣港口: 破壞「一國兩制」 、無視一國原則 需立即停止交易

針對長和出售海外碼頭業務一事,黨媒《大公報》今(1日)第二十日發文批評。繼昨日《大公報》稱當局可祭出《反壟斷法》並結合《國安法》、《資料安全法》等對付長和後,今日又稱長和作為香港重要企業,必須尊重國家利益、立即中止錯誤交易,否則就係破壞「一國兩制」 、無視一國原則。

 

《大公報》引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出,針對長和呢種「非一般買賣」進行審查,係合情合理合法。作為香港重要企業,長和必須尊重國家利益,承擔最基本嘅責任同義務,並應該「立即中止錯誤交易」。

 

《大公報》指出,自從交易公布以嚟已經接近一個月,海內外對事件嘅強烈質疑一直未停,原因係因為呢宗交易絕對唔係所謂嘅「普通商業行為」。喺目前美國千方百計圍堵中國之際,《大公報》認為,過去充分享受「一國兩制」紅利、從國家發展中獲益良多嘅香港企業,應該具備基本道義,主動捍衛國家利益。文章強調,「國家強盛則商業興盛,國家受困則企業受損」,道理淺顯易明。

 

《大公報》批評,令人失望嘅係,公眾至今未見相關企業作出任何正面回應,反而見到相反做法,例如主動放風、抹黑輿論、製造混亂,令事件更加複雜。又話近日香港社會出現一啲「歪論」,例如審查會破壞「一國兩制」、影響香港地位,又有人話應該「靜一靜、等一等,唔好咁快干預」。

 

對此,《大公報》強調,「一國兩制」最高原則就係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同發展利益,國家利益愈受到保障,香港利益先至愈穩妥。依法審查正正係維護國家安全嘅實際行動,「慢不得、等不得,又指相關措施唔單止唔會破壞香港角色,仲可以鞏固發展環境。

 

《大公報》最後批評,有關企業「只談交易、不講國安」,喺過去一個月內不斷迴避問題,甚至玩「公關」手法混淆視聽,先至係無視「一國」原則、有損「一國兩制」嘅行為,「大義面前無小事,盡快回頭,長和現在還來得及」。

 

根據長和月初公布嘅交易細節,是次出售嘅資產涉及多個位於中國內地同香港以外嘅港口項目,包括戰略價值極高嘅巴拿馬兩端碼頭設施。若交易成功,長和將可套現逾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元)現金。不過,交易一宣布就火速引起北京當局關注。港澳辦、中聯辦先後轉載《大公報》批評有關交易嘅評論文章,質疑該項出售可能損害國家利益。

 

上週末,據《星島頭條》、《南華早報》等本地傳媒引述接近長和高層嘅消息人士報道,原定簽約儀式將會押後,唔會如期進行。當被問及原因時,該人士只語帶玄機咁話:「大家明啦」。外界普遍解讀為「暫緩交易」。而《大公報》就繼續施壓,稱若不懸崖勒馬,當局不僅可祭出《反壟斷法》,仲可以結合《國安法》、《資料安全法》等。《I》

發佈時間: 2025年04月01日 13:19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