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昨(30日)同步宣布,將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集資用嚟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而今次最大金主正正就係中國財政部,計劃認購高達人民幣5,000億元,堪稱一場「史上罕見」嘅國家級注資行動。
綜合內地多間財經媒體包括《證券時報》等報道,四大行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同郵政儲蓄銀行,已經分別發出公告,話會透過定向發行A股方式籌集資金,分別計劃集資1050億、1650億、1200億同1300億元人仔,加埋總額上限係約5,200億元。
📌 中央大手筆「落場」:一手包辦九成
而據四間銀行披露,中國財政部作為「策略性投資者」會認購入面絕大部分金額——總值就係5,000億元。呢個數字唔止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用以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完全一致,仲幾乎包辦晒今次所有增資金額。
中國財政部官方網站今日亦發文解畫,話透過發行特別國債方式,支援幾間大型銀行補充核心資本,有助提升銀行穩健經營能力,長遠對投資者帶來穩定回報,亦令銀行可以更有效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嘅角色。
📈 資本補血並唔係第一次 中金公司數據揭3大歷史注資潮
據中金公司出嘅研究報告統計,今次並非中國大行第一次「食補」。歷史上有三次主要資本注入:
可以話,每次都係喺國家面對重大經濟轉型或金融壓力時出招。
💬 專家分析:今次注資主打「穩經濟」唔係「救火」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接受內媒訪問時指出,今次同以往最大唔同,就係唔係為咗「化解危機」,而係更偏向「發展導向」。即係講,今次注資唔係因為四大行資不抵債,而係想加強資本實力,好等佢哋喺落實國家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可以「行得更穩、跑得更快」。
佢仲話,喺當前經濟面對內外壓力之下,銀行角色越嚟越重要,強化一級資本等於加大彈藥庫,尤其係未來要加強對中小企、科創產業同地方建設等方面嘅支持力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