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一直擔心鄰近嘅大亞灣核電站安全問題,而家又多一宗核電站事故通報延遲事件。《獨媒》報道,保安局昨晚發公告,指廣東省核應急委員會辦公室喺3月通報咗一宗「運行事件」,涉及嶺澳核電站。但事件其實早喺舊年11月27日發生,直至今年3月先被分級,保安局收到通報時,已經遲咗足足111日。
事件發生三個月先知?
嶺澳核電站位於大亞灣核電站以北約1公里,距離香港市區約50公里。根據資料,2022年嶺澳核電站同大亞灣核電站曾經發生3次「0級偏差」事件,當時由事故發生至分級只係需要兩日,然後會喺1日內通報保安局。但今次呢宗事故,由發生到正式通報,足足拖足三個多月,令人質疑核電站運作透明度。
根據保安局嘅公告,事件發生喺舊年11月27日,當時1號機組化學與容積控制系統內嘅除鹽床喺更換過程中,出口隔離閥未按標準關閉,導致部分液體量下降。電站方面話,工作人員即時叫停操作,液體量隨即恢復,機組保持安全穩定,相關參數亦冇超出正常範圍。
核電站方面解釋,事件有一定嘅學習價值,所以拖到3月17日先將事件界定為「0級偏差」,以提醒工作人員注意相關操作。不過,事件發生咗111日先通報,對於香港市民而言,絕對係難以接受。
2022年類似事件迅速通報 今次點解咁耐?
保安局回應指出,2022年亦曾經有3宗「0級偏差」事件,當時通報速度遠快過今次:
嶺澳核電站「運行事件」
發生日期:2022年10月15日
通報日期:2022年10月17日(2日內)
嶺澳核電站「運行事件」
發生日期:2022年9月17日
通報日期:2022年9月18日(1日內)
大亞灣核電站「運行事件」
發生日期:2022年5月8日
通報日期:2022年5月10日(2日內)
翻查記錄,過往類似事件都係幾日內通報,咁點解今次要等三個月?有冇可能仲有其他事故未通報?
官方透明度受質疑
保安局話,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喺佢哋嘅官網上公布事件詳情,放喺「核安全信息公開」內嘅「運行事件」分頁。但香港保安局自己嘅「核安全及應急準備」網頁,直至今朝10點,仍然搵唔到任何相關訊息。
按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標準,核電站事故分為7級,0級屬於「偏差事件」,1至3級稱為「事件」,4至7級就係事故。0級定義為「僅供糾正偏差同經驗反饋」,但市民普遍認為,即使係0級事件,都應該及早公開,而唔係拖足三個月。
大亞灣核電站1994年啟用,而中電持有25%股權,輸港發電量約佔核電站總發電量八成,供應香港約25%電力。至於涉事嘅嶺澳核電站1號機,2002年正式投入商業運作。呢次事件再度引發對核電站安全性同資訊透明度嘅關注。
核電專家指,即使係0級事件,延遲通報都係唔合理,亦有可能代表系統內部有更深層次嘅管理問題,港人有權知道實際情況,官方應該提供即時更新,而唔係等三個月先話畀人知。《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