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公布嘅1月外資數據顯示,2025年初外資吸引情況持續低迷,1月份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人民幣975.9億元,同比下降13.4%,雖然環比增長27.5%,但依然未能挽回過去一年嘅大幅下降。值得注意嘅係,1月份新設立嘅外商投資企業數量亦下降咗7.8%,顯示出外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嘅信心並未回升。
舊年,中國嘅外資流入規模創下咗2016年以來嘅最低點,流入金額減少咗27.1%,呢項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面臨重重挑戰,尤其係同外資企業嘅合作關係。
從行業分佈嚟睇,儘管高技術製造業同醫藥製造業嘅外資流入顯示一定增長,但仍然不足以彌補其他領域外資流入嘅下滑。對比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國喺吸引高端技術投資方面嘅表現都相對疲弱。
即使有少數國家如英國、韓國、荷蘭同日本對中國嘅投資有所增加,但整體上,中國對外資嘅吸引力遠不及其他新興市場。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凌激本周同霍尼韋爾智能工業科技集團嘅總裁路成會面,並表示中國歡迎外資持續投資。中國商務部稱,將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同單邊開放,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發揮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引資載體效應,強化外資企業服務保障。
儘管中國政府一再強調會推出更多有力措施穩住外資,但這啲承諾係咪仲真能落實,仍然令市場懷疑。外資企業進駐中國後,面臨嘅法規壁壘、知識產權保護不足、政府干預過度等問題,實際上令許多外國企業喺中國嘅投資環境中感到越嚟越沮喪。
過去幾年,唔少跨國公司選擇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國家,而唔係繼續依賴中國市場,尤其係東南亞國家逐漸成為吸引外資嘅新熱點。
中國政府對外資嘅吸引政策依然充滿政治色彩,與國際市場嘅規則有相當大嘅出入。中國所謂嘅「投資中國」品牌,實際上更像係一個被政治化嘅標籤,對外資企業嘅控制同依賴依然顯著。
儘管中國政府一再宣佈要開放市場,但實際上,中國經濟環境嘅不穩定性,政治體制嘅封閉性,加上持續嘅貿易摩擦,都令到國際企業對中國嘅投資持觀望態度。《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