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府昨(5日)宣布,總統米萊已經指示外交部長,即刻帶領阿根廷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總統府發言人表示:「阿根廷唔會再容許任何國際組織干預我哋嘅國家主權,特別係健康領域。」
阿根廷當局解釋,退出世衛組織其中一大原因,係因為新冠疫情期間,前任費爾南德斯政府主導嘅抗疫行動,令阿根廷陷入全球史上最長時間禁閉;再加上世衛組織「欠缺不受某啲國家政治影響嘅獨立性」。
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嚟,全球深受打擊,阿根廷係其中一個最嚴重受創國家之一。為咗對抗病毒,阿根廷實行咗長達五個月嘅嚴格隔離政策,後嚟先慢慢放寬限制,最終疫情喺阿根廷奪去13萬人性命。米萊早喺擔任總統之前,已經多次批評政府應對大流行病嘅措施,特別針對各種限制政策相當不滿。
總統府指:「世衛組織嘅方案唔work,因為佢哋背後受到政治影響,而唔係建基於科學基礎。」阿根廷亦呼籲「重新檢視用全民資金供養嘅超國家機構,因為佢哋已經無法實現最初成立時嘅目標,而係走向國際政治運作。」
發言人話,退出世衛之後,阿根廷可以「更靈活咁執行符合阿根廷國情同利益嘅政策,獲得更多資源,並且重申阿根廷喺健康領域走向主權國家之路。」
阿根廷今回退出世衛,緊隨美國腳步。特朗普喺1月底重返白宮後,第一時間簽署咗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嘅行政命令。米萊自2023年12月上任以嚟,多次展現佢同美國總統喺意識形態同個人關係上都相當密切,並視特朗普為主要天然盟友。
美國宣布退出後,世衛組織對特朗普此舉表示遺憾,亦希望美國「重新考慮」。按照美國嘅程序,美國預計喺2026年1月底正式離開世衛。
除此之外,阿根廷周三發表呢項聲明,都令外界質疑阿根廷會唔會繼續留喺《巴黎氣候協定》。同樣,特朗普亦喺1月底重新上任後,第一日就宣布退出呢份協定。
《巴黎氣候協定》一直被視為國際氣候行動基石。但米萊同特朗普一樣,都以對氣候問題抱懷疑態度聞名,曾多次表示認為氣候變化只係「週期」而唔係「人類責任」。
今年11月,阿根廷外長赫拉爾多‧韋爾泰因曾經講過,阿根廷正「重新評估自己嘅立場」,同「檢視所有有關氣候變化問題嘅戰略」。當時佢話,政府暫時未決定退出2015年《巴黎協定》。
事實上,外界一直都有對世衛組織嘅批評聲音。新冠疫情2020年爆發時,特朗普就曾經痛斥世衛組織行動過慢,冇及時對新冠病毒作出警示。前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甚至話,世衛同北京關係密切,外界有好多聲音將其稱作「中國衛生組織」。台灣官員亦曾指世衛組織忽視咗早期針對病毒嘅警告,因為中國拒絕台灣加入世衛組織,並認為台灣係中國領土一部分。《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