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監管總局今日(4日)宣布,因谷歌公司(Google)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谷歌公司開展立案調查。眾所周知,Google長年被中國當局限制境內服務,今次中方嘅所謂壟斷調查影響層面有幾大,外界目前尚未可知。
回顧2010年,Google因內容審查問題同中國政府出現分歧,最終關閉中國版搜尋服務,將用戶導向香港嘅域名(google.com.hk),提供簡體中文服務。不過,該網址最終都無法喺中國內地訪問。隨後數年間,隨住中國嘅網絡審查日益嚴厲,Gmail、Google地圖等多項服務都逐漸難以訪問。
儘管搜尋業務撤到香港,Google喺中國內地仍設有公司,專注展示廣告、移動廣告同針對外貿企業嘅網絡行銷。根據2019年CNBC報導,Google喺中國嘅業務涵蓋人工智能研究、雲端計算、硬件、應用程式開發同服務,以及廣告。由於搜尋服務同應用程式商店喺中國被封鎖,其業務重點轉向海外廣告同應用程式嘅海外銷售,主要協助中國企業喺境外使用其產品。
Google中國成立於2006年4月,旨在解決google.com因未過濾搜尋結果而時常被封鎖嘅問題。當時,公司聲明中國版搜尋引擎會遵守相關法律,對搜尋結果進行過濾審查。用戶喺搜尋政治敏感或色情內容時,頁尾會顯示「據當地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尋結果未予顯示」,同時過濾不符合規定嘅搜尋結果。Google證實被迫協助中國政府進行網絡審查,但未向政府提供用戶嘅搜尋記錄等資訊。
當時唔少互聯網用戶、無國界記者、人權觀察、國際特赦組織等批評Google協助中國政府侵犯人權。其協助中國政府審查,但不執行美國政府嘅同樣請求,也被自由媒體運動譴責為「虛偽」。2006年,有示威者進行咗「mass breakup with Google」活動,抗議Google中國嘅政策。
一些反對者認為,Google中國違背咗「不作惡」嘅口號。由於審查同「不作惡」口號產生矛盾,包括聯合創始人之一嘅謝爾蓋·布林等高層對於Google中國嘅審查態度曖昧。布林喺事後表示,幼時喺蘇聯嘅記憶使其更加支持拋棄Google中國嘅既定政策,認為中國喺審查監視異見人士等方面令人不安。
同時,Google中國嘅審查也受到嚟自中國政府嘅壓力。喺2009年嘅Google涉黃事件中,中國互聯網違法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宣稱Google中國傳播不良資訊,稽核不足,最終「有關部門對谷歌中國傳播淫穢色情資訊行為依法處罰」。
2010年1月12號,Google聲稱遭到中國黑客攻擊,並表示將同中國政府談判,要求取消對搜尋引擎嘅內容審查,否則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當時,時任Google總裁唔贊同退出,但兩位聯合創始人堅決反對審查,寧願放棄中國市場份額。
同年3月23號,Google宣布因「遭受中國黑客攻擊」同「網絡審查」決定退出中國市場,將原有嘅搜尋服務重新導向至Google香港,由香港伺服器提供未經審查嘅搜尋服務。中國用戶需透過修改系統檔案或使用VPN等方法訪問,以避開政府對境外伺服器嘅干擾。
幾年間,隨住Google強制加密所有網絡服務,中國網民對Google搜尋服務嘅訪問愈發困難,Gmail等服務亦受到好大影響。《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