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啱啱過去,港府就急不及待要向教育、醫療界開刀,希望藉此減少財政赤字嘅問題。值得注意嘅係,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表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港府嘅做法似乎係公開打臉習主席。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2日)喺電台節目上放風,表示要解決財赤問題,政府必須開源節流,特別係喺教育同醫療方面有節省空間。佢指出,本地各大學有一定嘅財政儲備,未來應該善用呢啲儲備,並開拓收入來源,務求喺兩三年內鞏固財政。佢預告喺本月26號公布嘅年度財政預算案中,2024至25年度嘅財赤會喺1,000億港元以下,呢個數字係過去六個財政年度入面嘅第五次財赤。
根據資料,港府喺2024至25年度嘅公共開支總額中,社會福利、衛生同教育分別佔16.4%、15.4%同14%。近年嚟,香港持續出現財赤,原因與2019年反送中運動同2020年新冠疫情對政治經濟層面嘅負面影響有關。
無論係港英政府時期定係主權移交之後,港府一直奉行量入為出嘅財政政策。不過,近年政府連續出現財赤,社會各界都深感關注同憂慮。近幾個月,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等高層官員多次強調會解決財赤問題。今次係陳茂波首次提出喺教育同醫療領域削減開支,以節省支出。與此同時,香港坊間亦普遍要求高官減薪。
香港高官一向以高薪見稱,例如特首月薪達46.9萬港元,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每月薪酬介乎41.7萬至38.9萬港元之間,各局長每月薪酬則為37.6萬港元。
無論係學界、媒體定一般市民,都期望佢哋可以減薪共度時艱。同時考慮其他開源節流嘅方法,例如優化公共資源配置、縮減所謂國安開支等。不過,政府似乎無意改進,反而將矛頭指向教育同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
特區政府2020/21年度首次一筆過撥出80億元專門款項支付未嚟數年維護國安開支,2023年5月20日《明報》頭版報道,政府刊憲新一期帳目,有增撥50億元作國安維護專項開支。兩次國安開支撥款合共130億元,政府均引用《港區國安法》第14條唔披露開支細節,另於2021年曾解釋駐港國安公署經費嚟自中央,與特區政府無關。
鄧炳強曾喺有線電視節目《家國天下》訪問提到國安130億元開支,強調每年都會向立法會提交報告,但《國安法》第14條提到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嘅工作要保密,因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事關重大,同機密性好高,喺所有嘅社會中對於國家安全嘅細節都係唔會透露,有支出都係唔便透露。
鄧炳強話「奧妙之處就係在於,你唔知道我幾時用完,你又唔知道我用咗幾多」又表示,「因為如果透露咗,你根據個支出就知道我哋打擊嘅方法,咁樣對於國家安全係絕對不利嘅!」《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