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亞洲電台》報道,香港疑成中國軍事新拓展基地,至少四間大學同中國航天軍工企業建立緊密合作,甚至帶有軍事化發展嘅趨勢,港府亦不遺餘力,投入過百億公帑支持相關項目,惟對具體投資金額隻字不提。
早喺9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就攜手內地企業發射低軌衛星「香港青年科創號」,喺山東海陽嘅「東方航天港」成功發射入軌。據稱,呢顆衛星係全球首顆AI大數據模型監測衛星,用途包括監測香港同大灣區嘅環境及地理資訊,仲有防災同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等用途。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副研究員張崑陽指出,呢粒衛星嘅用途並唔簡單,可以即時監察人同車,具備亞米級精準度,隨時可以改裝成軍用,進行高效數據分析及目標追蹤。
事實上,所謂「軍民融合」嘅概念,正係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以來大力推動嘅一項國策,早喺2015年就提出打破軍民界限,促進軍事同民用資源共享。呢種融合模式更推動航天、晶片同AI等領域嘅高科技發展,而「華為」則係當中嘅典型例子。呢啲高科技同時兼具民用同軍事用途,足以應對西方制裁。
資料顯示,中大早喺2005年就成立咗「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成為中國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嘅香港基地,雖然近年先顯得活躍。去年11月,該研究所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嘅對地觀測同數據中心簽咗合作備忘錄,內容涉及衛星星座建設及數據交換。
中大並唔係唯一參與「軍民融合」嘅學府。香港理工大學亦積極投入國家航天任務,今年6月佢哋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為「嫦娥六號」研製咗「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更喺月球背面成功完成首次採樣創舉。
而喺7月,理大亦與「國星宇航」簽訂合作協議,表明共同推動科研力量服務國家發展。理大副校長趙汝恒仲話,理大有超過30年航天科研經驗,係香港唯一多次參與國家航天計劃嘅大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隸屬中國軍工央企「航天科技集團」,2022年被美國以竊取高科技為由制裁。
另外,香港科技大學去年亦同內地「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發射「雄彬一號」地球觀測衛星。「長光衛星」係軍民融合重點企業,負責開發「吉林一號」遙感衛星,近年因支持俄羅斯軍事活動被歐盟制裁。而香港大學嘅太空研究實驗室早喺2020年就已經同中國航天集團多間公司合作,研製並發射咗「龍蝦眼X射線探測衛星」。
值得留意嘅係,上述有關大學都有「遙感」衛星相關項目,而西方國家一直將中國嘅「遙感」系列衛星稱作中國軍用偵察衛星。
自從2022年之後,港府加強投資中國創科成為新政策重點,創新科技基金至少投入2000億港元,但具體帳目未有公開,尤其係各項航天科技計劃嘅投入資金成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