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國產品牌來港真正目的是為走資
信報:國產品牌來港真正目的是為走資

《信報》早前發表標題為「國產品牌折戟 北水南調洶湧」嘅評論文章,分析近年大量內地企業來港設立據點、擴張業務嘅真實原因,係為咗有個名正言順嘅理由,調動資金出境。

 

根據《信報》嘅評論,本港消費市場形勢再度變化,自去年起大批內地餐飲品牌蜂擁來港插旗,一度引發本地餐飲業「深圳化」嘅擔憂。但近日卻傳出多個內地品牌相繼拉閘結業,部分門店甚至喺開業僅4個月後便收檔。

 

評論提到,一啲國產品牌開業快,結業更快,包括「檸濛濛」、「蘿蔔向南」、「咕嚕丸子屋」同「西塔老太太」等著名內地餐飲品牌,近期相繼喺香港關閉部分或全部分店。呢啲門店大多租約未滿,考慮到開設食肆所需嘅裝修費、廚房設備、員工培訓、申領牌照等前期開支,呢啲門店「極速執笠」更顯不尋常。

 

評論分析,國產品牌「小型結業潮」背後有三大主要因素。首先係消費者品味嘅問題,儘管「港人北上消費」趨勢火熱,每趟長假期北上消費約有100多萬人次,但相比本港約680萬成年人口,僅佔約兩成左右。如何吸引其餘80%嘅廣大消費者,係大問題。

 

第二個因素牽涉成本結構。評論提到,唔少港人喜歡北上消費,係因為深圳餐飲價錢普遍較本港便宜一半,同時菜式美味、服務殷勤。但內地食肆嘅呢啲賣點建基於租金、工資、食材等成本遠低於香港。

 

最後一個因素同「滙款」有關。《信報》指出,內地品牌赴港開店,部分商界人士早已覺得「有蹊蹺」。基於上述嘅消費者品味和成本結構差異,相關品牌喺港插旗根本難以有利可圖。

 

評論質疑,假若國產品牌真係將香港視為「走出去」首站,點解部分品牌開業未夠半年便退租結業?因此好可能係為咗「滙款」。

 

評論提到內地近年外匯管制日益嚴厲,一家民企即使賺到數以億元計財富,亦唔容易把錢調到境外。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發展、「大灣區」一體化,內地企業有一個名正言順嘅「調錢」理由,就係來港設立據點、擴張業務。

 

而且因爲本港租金、工資、裝修費等成本高昂,一間國產品牌來港準備數千萬至數億元資金「彈藥」亦好合理,不難獲得國家外管局批准「北水南調」。而做生意有賺有蝕,若經營狀況不似預期,關掉一啲門店都係合理。《I》

 

發佈時間: 2024年06月28日 14:0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