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百強民企獲利持續不振 外資8月淨沽出中概股創新高 新加坡主權基金續挺中國資產!
中國5百強民企獲利持續不振 外資8月淨沽出中概股創新高 新加坡主權基金續挺中國資產!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報告顯示,去年最大的500家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總額不足40萬億元人民幣,稅後淨利潤僅為1.6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減近5%。至於外資就持續看淡中國,8月份淨沽出約149億美元的中國股票,金額為2015年以來單月新高,中國債券組合亦出現51億美元的淨流出。不過兩間新加坡主權基金公司就表示,將加大對中國部分領域投資,「仍對中國市場感到興奮」。

    

據中媒《財新網》周二(12日)晚間報道,中國500強民企稅後淨利潤在2020年達到1.97萬億的最高值,然後連續兩年下滑,2021年為1.73萬億元,減少12%,2022年又減少了4.86%。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外電報道,由於憂慮中國經濟前景,加上對於中國政府自7月底以來欠缺明顯刺激經濟政策感到失望,而房地產市場再現震盪,亦加劇投資者對中資股的負面情緒,故外資於8月份從新興市場投資組合,淨沽出價值逾155億美元,創一年來最大單月淨流出,而中資股為沽貨重災區。今年首8個月,中國錄得131億美元資金流出,撇除中國的新興市場則錄得1395億美元資金流入。

    

國際金融協會(IIF)經濟師Jonathan Fortun表示,資金撤離反映市場對中國經濟面對的挑戰呈負面情緒,同時對當局能否推出措施振興經濟持疑問,因此沽售中國股債。

    

雖然如此,新加坡仍舊持續看好中國。新加坡主權基金之一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行政總裁林昭杰13日表示,雖然因中方恢復投資者信心的作為效果有限,且美國加強對中國敞口的管制,2023年對中國資產的可投資性疑慮升高,但「中國在面對挑戰時,正尋求採取一個新的經濟模型,繼續創造良好的經濟增長及就業機會」,因此GIC考量到可投資性,會擴大投資中國綠色科技等行業。

    

不過林昭杰也承認,由於中國的情況非常複雜,難以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配置資產,因此很難只根據主題進行投資。但就認為「長遠來看,消費將在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並可能帶來機會。」

    

而新加坡另一主權基金「淡馬錫」中國區主席吳亦兵就表示,儘管受到經濟放緩、中西方關係緊張所影響,投資中國的挑戰性增大,但淡馬錫仍對中國市場感到興奮。因為中國在先進製造業、能源轉型等領域「存在誘人的機會」。他批評外界只關注中國傳統產業的疲弱,例如傳統製造業或房地產業,而忽略中國這些新興產業。

    

翻查資料,淡馬錫是全球十大投資機構之一,截至3月止,淡馬錫投資組合淨值為3,820億星幣,中國占比22%。淡馬錫投資的中企包括京東、阿里巴巴、建設銀行。《I》

發佈時間: 2023年09月14日 14:4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