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話中共克星      德國躺平都中招    全球貿易環境不樂觀
又話中共克星 德國躺平都中招 全球貿易環境不樂觀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數據,8月份中國出口增長跌至近五個月低位,同比只升4.4%,比7月回落2.8個百分點,打斷咗之前連續兩個月嘅改善勢頭。進口增速亦放緩,同比只升1.3%,同樣比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出口放緩幅度大過市場預期,特別係對美出口表現疲弱,環比大跌11.8%,同比跌幅更加達到33.1%。同時間,德國聯邦統計局亦發表數據,顯示7月份德國對美出口環比跌7.9%,同比暴跌14.1%,創下自2021年以來最低水平。美國作為中德最大嘅貿易夥伴,其關稅政策對兩國出口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突顯咗全球貿易環境嘅複雜性同不確定性。

 

中美貿易爭端繼續拖累中國外貿。雖然兩國8月中旬同意延長90日關稅休戰,但高關稅陰影依然揮之不去。中國計劃對美國商品徵收30%關稅,美國則對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保銀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指,出口商早前因擔心關稅加碼而提前出貨嘅效應已逐漸消退。特朗普近日更加放風,如有需要,可能會對中國商品徵收200%嘅關稅,令前景更添變數。中美休戰短期刺激作用正逐漸減弱,而美國對經其他國家轉運嘅中國貨再加徵關稅,恐怕會進一步壓制中國出口。

 

面對美國市場挑戰,中國製造商積極開拓替代市場。8月數據顯示,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升10.8%,對德國升7.5%,對日本升7.0%,都高過整體出口增速。對東盟出口表現更搶眼,同比增速飆升至22.7%。呢啲數據反映中國企業努力分散市場,抵銷美國關稅影響。不過,尋找可以部分取代美國市場嘅新興經濟體並唔容易。張志偉認為,中企海外市場份額擴大,部分源於國內需求疲弱,迫使企業更進取搶攻外地市場。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就強調,雖然外部環境嚴峻複雜,但中國外貿仍展現咗韌性同活力。

 

德國出口亦面臨壓力。德國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全球出口總額環比跌0.6%,只得1302億歐元,低過市場預期嘅0.1%增長。對美出口已連跌四個月,總額縮至111億歐元(約130億美元),反映特朗普政府自8月初對歐洲進口商品加徵15%附加關稅嘅影響。德國對中國出口亦跌7.3%,至64億歐元,顯示美中需求疲弱係出口下滑嘅關鍵原因之一。

 

雖然出口低迷,但德國7月工業生產有啲正面信號。數據顯示環比升1.3%,抵銷咗前月-0.1%跌幅。增長主要來自機床行業大升9.5%,汽車行業升2.3%,製藥行業升8.4%;不過能源行業則跌4.5%。德國經濟部指,企業預期有改善,工業生產或已見底回升。但巴登符騰堡州銀行經濟學家尼克拉施提醒,即使第三季開局較佳,德國經濟仍可能陷於停滯,而美國關稅政策會進一步加重復甦難度。

 

中國外企多元化策略為外貿注入動力,但要完全抵消美國關稅影響仍需時間;德國則要應對美國關稅、高能源成本、亞洲競爭同需求疲弱等挑戰。展望未來,隨住中美休戰效應減退、美國對轉運貨物加徵關稅、全球增長放慢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中德出口商勢必面臨更大壓力。不過,中國對歐盟同東盟市場增長,以及德國工業生產回暖,顯示兩國經濟仲有一定韌性,但要適應新常態,仍要持續努力。

發佈時間: 2025年09月09日 14:2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