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台北當局事前警告,呼籲民眾勿參與,北京仍計劃邀請台灣嘉賓出席即將舉行嘅「紀念台灣光復八十週年」活動。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週三宣布,將邀請台灣島內人士參加預定喺週六舉行嘅活動。不過,按照以往慣例,實際舉辦日期或會再作調整。
活動旨在紀念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台灣主權回歸中國嘅歷史時刻。北京將呢段歷史視為「兩岸共同記憶」,象徵中華民族抗戰勝利嘅成果。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台灣光復係中華民族抗戰勝利嘅重大成果,值得兩岸同胞共同紀念。活動目的係促進兩岸人民對歷史嘅共同認知,增進理解同團結。」
喺當前兩岸關係緊張之際,北京嘅邀請舉動被外界視為一項釋放善意嘅信號。近年來,兩岸政治、經濟同文化交流多次受挫,台北多次呼籲民眾唔好出席北京主辦嘅類似活動,指呢啲活動可能被利用作政治宣傳。不過,北京強調紀念係為弘揚抗戰精神,唔涉及政治操作。朱鳳蓮又話,活動將聚焦歷史回顧、文化交流同兩岸共同情感,並唔會討論當前政治議題。
據悉,北京計劃舉辦多場文化同學術活動,包括歷史展覽、抗戰文物展示同研討會,邀請兩岸學者、歷史專家同文化界人士參與。內容將回顧兩岸同胞喺抗戰時期嘅共同奮鬥,以及台灣光復喺民族復興過程中嘅意義。活動亦有望包括文藝表演同紀錄片放映,用更生活化方式呈現歷史。
台北方面則對此持保留態度。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提醒,台灣民眾應審慎面對此類邀請,以免被捲入政治操作。他指出,台灣對光復歷史有自己嘅詮釋,應由台灣人民主動定義,而唔係由北京主導。佢又呼籲,北京應尊重台灣立場,避免將歷史議題政治化。
對於台北嘅回應,北京表示,紀念活動係為促進和平與團結,並非製造爭端。國台辦強調,無論政治立場如何,只要認同抗戰歷史價值,都歡迎台灣同胞參與。朱鳳蓮話:「呢場活動屬於全體中華民族,任何將佢政治化嘅做法,都係對歷史嘅不尊重。」
學者分析,北京邀請台灣嘉賓,反映出其希望透過歷史議題尋求對話嘅意願。台灣政治大學學者嚴震生指出,呢類活動可能為兩岸民間交流提供契機,但效果仍取決於雙方如何處理對歷史詮釋嘅分歧。佢認為,台灣社會對「光復」嘅理解同大陸明顯不同,北京若採單方面主導方式,難以獲得共鳴。
國際間亦關注活動發展。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李成表示,兩岸圍繞歷史問題嘅互動,或成為觀察未來關係走向嘅重要窗口。他建議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從中了解兩岸政治與社會動態。
隨住活動臨近,兩岸民眾反應不一。部分台灣民眾表示願意參加,以了解更多歷史細節;但亦有人擔心活動被政治利用。喺大陸,網民普遍表示支持,認為呢場活動係「弘揚民族精神」嘅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