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豪擲兩千億美元滲透美國科技產業
北京豪擲兩千億美元滲透美國科技產業

《大紀元》報導,威廉與瑪麗學院旗下研究機構AidData近日公佈一項歷時3年嘅研究,揭示中國過去二十多年嚟,喺全球放貸規模高達2.2萬億美元,遠超過先前嘅估計,並由窮國轉向富裕國家,尤其係美國。呢份449頁嘅報告名為《追蹤中國:了解北京全球貸款規則點運作》,研究指出中國對外貸款總額係外界原先估計嘅2至4倍。AidData動員咗超過140名研究人員,耗時36個月,全面分析2000年至2023年間中國對海外嘅貸款同援助。

 

數據顯示,中國喺呢24年期間向全球200多個國家放貸2.2萬億美元,而貸款對象亦出現明顯嘅轉變:由2000年向低收入國家貸款嘅比例高達88%,到2023年只佔24%;相反,高收入國家貸款比例則由12%升至76%。其中,美國係中國最大嘅借貸國,獲得貸款總額達2,018億美元,涉及近2,500個項目。貸款主要集中喺美國嘅關鍵基建、礦產同高科技產業,例如德州同路易斯安那州嘅液化天然氣項目、弗吉尼亞州嘅數據中心,以及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同加州洛杉磯國際機場嘅航站樓。

 

中國亦積極收購美國敏感嘅高科技公司,包括半導體製造商OmniVision Technologies(豪威科技)、基因科技公司Complete Genomics同密西根州嘅機械人公司。中國嘅國有銀行同企業仲向亞馬遜、AT&T、Verizon、特斯拉、通用汽車、福特、波音同迪士尼等多間美國財富500強企業提供貸款。研究又指出,自中國2015年推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以嚟,針對敏感產業嘅跨境併購貸款佔比由46%飆升至88%。研究報告共同作者布魯克・埃斯科巴表示,中國嘅貸款目標已經轉變,唔再單純係為咗外交影響力,而係為咗提升經濟競爭力同鞏固其全球最大債權國嘅地位。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分析,中國向發展中國家貸款係為咗掌控基建同經濟,但因為窮國難以償還而陷入債務陷阱。現時轉向富國,目標係取得高科技同專利技術。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謝田認為,美國政府下一步可能會加強限制中國企業嘅投資,尤其係涉及敏感科技領域嘅企業,以防止中國透過貸款同收購滲透影響美國經濟安全。

 

AidData數據亦顯示,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官方債權國,單單2023年就放貸1,400億美元,係美國海外貸款規模嘅兩倍,比世界銀行亦高出500億美元。研究團隊總結,中國嘅海外貸款唔只係經濟活動,更已經成為重要嘅戰略工具,透過投資高科技同敏感基建,企圖喺全球競爭中掌握更大嘅主導權。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27日 15:14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