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想立全球AI規矩? 未生效先投降 白宮強勢施壓、美企集體反彈

歐盟近年積極打造全球最嚴格嘅數位治理框架,包括《人工智慧法案》(AI Act)、《數位服務法案》(DSA)、《數位市場法案》(DMA)、《數位網路法案》(DNA)同《歐盟太空法案》等核心法規。不過,隨住美國政府喺特朗普上台後採取更強硬態度,加埋大型科技企業集體反撲,再碰上歐盟內部成員國分歧嚴重,呢套外界曾視為「布魯塞爾效應」象徵嘅數位監管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嘅危機,多項關鍵條款恐怕要延期、修改,甚至擱置。

 

最受關注嘅《人工智慧法案》,雖然喺2024年8月正式生效,但歐盟委員會近日承認,原定2026年8月全面適用於高風險AI系統嘅罰則與義務,最快可能延後到2027年8月。主因係生成式AI發展速度遠超預期,而歐盟至今仍未完成關鍵嘅「通用人工智慧實務守則」(Code of Practice for General-Purpose AI),令成員國同產業界普遍質疑執法是否可行。歐盟現正研究一套更大型嘅「數位綜合法案」,希望將AI監管、數位競爭同平台責任一次過整合,但最終方案仍未定。

 

喺電訊基建領域,《數位網路法案》遇上更大阻力。德國、法國等多國反對2030年強制淘汰銅纜網路嘅時間表,各國監管機構亦唔願意將更多權力交畀歐洲電子通訊監管機構聯盟(BEREC),令歐盟多年來推動嘅「單一電信市場」願景幾乎破局。原本要求大型科技平台分攤歐洲網路建設成本嘅「公平分擔」(fair share)機制一樣卡住,網路中立性改革更被直接刪走。

 

《歐盟太空法案》更加直接遇上美國公開反對。美國國務院最近致函歐盟委員會,指草案中對非歐洲衛星營運商設定嘅數據本地化同安全要求,違反美歐既有貿易及航太合作協議,恐影響SpaceX、OneWeb等美企喺歐洲嘅營運,要求歐盟大幅修改甚至撤回部分條文,令法案目前陷入停擺。

 

至於已經上路嘅《數位服務法案》(DSA)同《數位市場法案》(DMA),執行層面依然風波不斷。蘋果公司(Apple)就iOS應用商店與外部支付連結規定,向歐盟法院提出多項上訴;Google亦對DMA指定嘅「守門人」地位及搜尋結果顯示方式提出強烈異議。兩大科技巨頭近幾週明顯加強喺布魯塞爾嘅遊說攻勢。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更罕見發聲,警告DSA部分內容可能與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嘅言論自由相衝突,令美歐監管摩擦再升級。

 

喺無線電頻譜政策方面,美國政府代表蘋果、博通(Broadcom)、思科(Cisco)同高通(Qualcomm)等企業積極向歐盟施壓,要求重新檢討6GHz頻段分配方案。歐盟專家小組提出折衷建議,容許低功率Wi-Fi 7設備無牌使用上段6GHz頻譜,但建議並無法律效力,最終仍需歐盟委員會拍板,而目前決策進度停滯。

 

歐盟原本希望憑住呢一系列法規,建立「歐洲模式」,成為全球數位治理嘅標準,並真正拉住美國科技巨頭。然而,喺技術急速演進、特朗普政府加強對外施壓、歐盟內部分歧持續加深,加埋科技企業前所未有嘅聯手反擊之下,呢套雄心勃勃嘅法規藍圖正面臨全面重整壓力。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雖然仍然強調「歐洲必須掌握數位未來」,但種種跡象顯示,布魯塞爾可能不得不做出重大妥協,整個歐盟數位法規體系正處於成立以來最嚴峻嘅存亡關頭。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25日 12:13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