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昨日傳出公開處決事件,事件震驚民間,突顯平壤當局對私人商業活動及國民思想嘅嚴格監控。一對年約五十幾歲、喺平壤松新市場經營電動單車及零件嘅商人夫婦,喺今年九月被當局指控多項「反動」罪名,包括「態度傲慢」、非法流通外幣及散播反朝宣傳物,最終被公開槍斃。據韓媒《Daily NK》報道,行刑當日有超過二百名居民被強制要求到場觀看,連學童同中學生都被迫暫停活動目擊整個過程,手法極度震撼,引發國際社會對朝鮮人權狀況嘅新一輪關注。
消息指,呢對夫婦透過大型私人買賣累積咗可觀財富,喺松新市場經營有道,主要涉及電動單車、電池同電單車零件嘅維修同銷售,喺當地可謂有一定影響力。不過,有指佢哋喺經營期間,因為「強行推銷批發價」、貨品品質未如理想,加上「目中無人嘅傲慢態度」,早就引發唔少當地居民極大不滿同民怨。
朝鮮政府喺深入調查後,指控呢對夫婦涉嫌同「黨外圍組織」勾結,私下流通外匯,仲散播「反共和國宣傳物」,違反咗朝鮮嚴苛嘅《反動思想文化排斥法》。據報,佢哋喺八月初被國家安全部同公安部聯合逮捕同審訊,一個月後、即九月初就被判處死刑,並喺九月中旬執行。
原本據報處決地點定喺沙洞區嘅大院射擊場,但當局臨時改到美林區嘅一處空地進行。消息人士透露,所有市場管理員同場內商販都被強制要求在場觀刑,總共有超過二百人聚集。更令人髮指嘅係,由於好多家長無人照料幼童,被迫帶埋幼童到場,連路過嘅中學生都被要求企定,目睹整個殘酷嘅槍決場面。
當局將今次公開處決定性為「防止經濟混亂」同「教育公眾」。有分析認為,呢種做法係「震懾他人」,目的係要喺公眾,尤其係年輕一代同細路仔心中,植入對國家權力嘅敬畏同恐懼,強調國家擁有絕對嘅懲罰權,同時加強對私人商業活動嘅控制。
事件發生後,市場嘅震懾效應即時顯現。消息人士補充,處決之後所有商人都感到極度不安,市場交易喺隨後幾日顯著下跌,同呢對夫婦有關嘅生意全部受到影響。
有朝鮮問題專家分析,今次公開處決唔單止係懲罰經濟犯罪,更係一場政治展示。平壤當局近年不斷收緊對個人經濟活動嘅管制,就係要防止市場經濟擾亂秩序,同埋要加強國民嘅思想教育。專家認為,將行刑地點臨時改去人多嘅市場,並強制居民觀看,係想藉此向年輕一代灌輸「嚴守規定」嘅信息,警告佢哋唔好違反黨同國家嘅法令,否則必將承擔嚴重後果。
國際人權組織對於朝鮮強制民眾,尤其係未成年人觀看極端暴力嘅行刑表示嚴厲譴責,指控朝鮮嚴重違反國際人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