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對「收容城市」(Sanctuary Cities)嘅移民執法行動持續升級,白宮邊境安全事務負責官員今日揚言,計劃喺唔耐嘅將來,大舉加強喺紐約市嘅聯邦移民執法行動,目標針對被視為「公共安全威脅」嘅非法居留人士。此舉預計將會加劇紐約市政府同聯邦政府之間嘅緊張關係,亦令當地移民社區感到人心惶惶。
白宮邊境安全事務主管賀曼(Tom Homan)喺接受傳媒訪問時表明,佢「計劃喺唔耐嘅將來前往紐約」,並將會「增加喺紐約嘅執法警力」。賀曼直斥紐約市作為一個「庇護城市」,每日都有「公共安全威脅出現喺街頭」,因此有必要採取更雷厲風行嘅行動。
雖然賀曼並無詳細透露加強執法嘅具體時間表或部署細節,但據報,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喺不足一個月前,已經大動作突襲掃蕩曼哈頓區嘅街頭小販。雖然行動嘅表面理由係打擊仿冒品銷售,但最終拘捕嘅九人當中,有四人被爆出係美國公民,引發外界對ICE濫權同「無差別」執法嘅強烈批評。
針對聯邦政府嘅強硬態度,主要由民主黨人主政嘅紐約州同市政府即時作出反彈。紐約州長何高(Kathy Hochul)透過聲明強調,紐約州「唔想要,亦唔需要」聯邦政府嘅干預,劃清界線嘅立場鮮明。
事實上,紐約州為咗保障轄區內移民權益,喺2020年通過咗《保護我哋法院法案》。呢項法律規定,ICE官員除非持有法官簽署嘅法庭命令或者刑事逮捕令,否則唔可以喺州法院或者法院附近實施逮捕。雖然特朗普政府曾對呢項法律提出司法挑戰,但一名聯邦法官喺近日裁定,維持紐約州嘅法律有效,駁回司法部嘅主張。法官認為,紐約州係為咗「保護其主權利益」而立法。
自特朗普總統重返白宮以來,聯邦移民執法嘅力度有明顯增強,尤其針對芝加哥、洛杉磯、莎樂同紐約等由民主黨人主政嘅「問題城市」。據悉,ICE曾採取策略,專門喺移民案件開庭審理時,到法庭附近拘捕出席聆訊嘅移民。
北卡羅來納州最大城市莎樂,亦成為聯邦政府近期嘅一個主要目標。喺本月中,國土安全部就證實已向莎樂大舉派遣聯邦執法人員。行動首日,邊境巡邏隊探員就拘捕咗至少81名非法居留人士。有當地居民投訴,部分蒙面、全副武裝嘅探員會「僅憑膚色鎖定美國公民」,進行種族定性,甚至隨機喺停車場同人行道上截查市民,令社區陷入一片恐慌。
另一方面,《紐約時報》早前亦披露,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利用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嘅一處海岸防衛隊設施,嚟作為拘留移民之用。種種跡象顯示,特朗普政府將會持續對收容城市施加壓力,加緊驅逐非法移民嘅力度。
當地嘅移民權益組織已經呼籲民眾保持警覺,並透過法律途徑保障自身權益,避免喺日常生活中受到聯法執法行動嘅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