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早前就「台灣有事」嘅言論,導致中日關係日趨緊張,中國內地方面更發出呼籲,建議國民暫緩前往日本。正當外界擔憂事態將會影響日本經濟之際,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昨日(18號)喺記者會上措辭堅定地回應,明確指出中國「一旦表達不滿即訴諸經濟脅迫」,並忠告日本各界「不宜過度依賴」呢種隨時會「政策反覆」嘅國家。
小野田紀美嘅清晰立場一經發表,隨即喺日本網民之間引起熱議,唔少網民讚許佢「敢於發聲」同埋「官員應有此擔當」。然而,小野田其後亦補充說明,強調呢啲僅為佢個人嘅意見,並不代表內閣立場,似乎係保留一定嘅迴旋空間。
整件事嘅核心爭議,在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初嘅言論。佢表示,如果「台灣有事」涉及北京動武,極有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嘅「存亡危機事態」。此番話被外界解讀為暗示日本或會考慮武力介入台海局勢,理所當然地引起中方嚴正不滿。
中方隨即採取「反制」措施,先後建議公民暫停到日本旅遊,甚至發出留學預警,令到日本國內開始有聲音關注經濟會否遭受嚴重衝擊,特別係旅遊業首當其衝,面臨「訂單取消」嘅風險。
喺呢個關鍵時刻,小野田紀美挺身而出作出回應。佢喺記者會上俾傳媒問及,有學者憂慮內地旅客減少會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損失」時,佢直言不諱咁話:「對於一旦稍有不滿就立即訴諸經濟威脅嘅對象,過分依賴,呢個唔單止係供應鏈風險,對觀光等各方面都同樣存在風險。」
佢進一步指出,各界理應「及早」思考點樣去減低呢類風險,同時又要確保經濟活動能夠持續運作。呢番言論,顯而易見地係指向中國政府,批評佢哋動輒利用經濟手段作為脅迫工具,將貿易同埋旅遊當作「外交籌碼」。
小野田嘅堅定表態,即時喺社交媒體上引起熱烈討論。唔少日本網民表示高度認同,認為佢「表現果斷」,「不應退縮」。有網民話:「終於有位大臣夠膽將事實闡述出嚟,實在令人佩服!」,亦有人將佢視作「對中強硬派嘅代表人物」。
然而,值得注意嘅係,小野田紀美喺「發表強烈意見之後」,俾記者追問係咪代表內閣立場時,佢隨即修飾措辭,面帶笑容補充道:「呢個純粹係我個人嘅睇法啫。」隨後結束話題。
有分析認為,佢咁樣做係帶有政治策略考量,一方面要對國內嘅保守派以及對中國持強硬立場嘅民情有所交代;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中方將矛頭直接指向內閣,俾外交部門擁有更大嘅空間去同中方進行斡旋,以防將中日關係推向無法挽回嘅地步。無論如何,小野田呢次「堅定」發言,的確為日本政府嘅對華態度確立咗一個新嘅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