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官方媒體今日發表一份篇幅長達三千八百幾字嘅評論文章,嚴厲譴責韓國同美國早前達成嘅核動力潛艇研發協議,警告此舉將會喺區內引發「核骨牌效應」(nuclear domino),並勢必導致更激烈嘅軍備競賽,令朝鮮半島以至整個亞太地區嘅安全局勢愈發動盪。
事緣韓國總統李在明上星期宣佈,已同美國正式敲定一項涵蓋安全同貿易範疇嘅協議,其中一個重點係推進核動力艦艇嘅研發計劃。首爾方面聲稱,已經獲得美方支持,擴大韓國喺鈾濃縮同乏燃料後處理方面嘅權限。
擁核嘅朝鮮今次係首次對呢份協議作出回應。朝鮮官方《朝中社》週二嘅評論指,呢項協議係「一個嚴重嘅事態發展,唔單只破壞咗朝鮮半島以外嘅亞太地區軍事安全局勢,亦造成全球核控制無法實現嘅局面」。
評論措辭強硬,反駁韓國嘅潛艇計劃係「危險嘅對抗舉動」。平壤方面仲補充道,韓國擁有核潛艇「勢必會喺該地區引發『核骨牌效應』,並引發激烈嘅軍備競賽」,認為呢個係為韓國「走向自行核武裝」鋪路。
朝鮮亦對韓美喺聯合情況說明書中採用「朝鮮完全無核化」而唔係「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嘅字眼,表達極度不滿。評論批評此舉係否認朝鮮作為國家存在嘅現實,指美韓「厚顏無恥到極」,先行撕毀朝美協議,反過嚟仲要求朝鮮履約。
針對韓美喺聯合說明書中闡明兩國將會履行2018年朝美喺新加坡會談達成嘅協議,並展現與朝鮮重啟對話嘅意志,朝鮮方面今次就明確表態,如果韓美持續提及「無核化」,朝鮮就絕唔會重返對話。
評論又指,美方企圖透過美韓同盟嘅區塊化、現代化,喺亞太地區形成由美國主導嘅北約(NATO)式安全格局,目的係抗衡並遏制競爭對手。文章提到,安全形勢要求朝鮮對日益加劇嘅地區及國際安全不穩定局勢保持警惕,並以負責任嘅態度積極努力應對。外界推測,朝鮮暗示將會同中國、俄羅斯攜手合作應對,因為佢哋認為韓國核潛艇有機會被用嚟制衡中方。
值得留意嘅係,朝鮮今次係以《朝中社》評論形式表態,並冇用相關部門高官名義發表講話,亦冇點名譴責韓國總統李在明或美國總統特朗普。韓國慶南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教授林乙出分析,朝鮮嘅做法顯示出佢哋對韓、對美關係嘅認知發生咗結構性變化,暗示朝鮮打算以中長期嘅視角嚟應對。
對於朝鮮嘅強烈批評,韓國總統辦公室隨即作出回應,強調韓國對朝鮮並無敵意,並將會持續為緩解緊張局勢、重建互信而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