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商雙雄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同京東公司(JD.com, Inc.)喺剛結束嘅2025年「雙十一」全球購物節中,雙雙刷新銷售紀錄。喺內需疲弱、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嘅背景下,兩大平台大力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從精準推薦演算法到AI聊天機械人,再到虛擬試衣同即時客服,成功刺激消費者購物意欲,實現逆勢大幅增長。
阿里巴巴近日公布最新數據,指今年「雙十一」促銷期由10月中旬延長至近一個月,其核心零售平台淘寶(Taobao)同天貓(Tmall)嘅整體訂單金額同商品交易總額(GMV)均創歷史新高。具體而言,超過34,000個品牌銷售額較2024年同期增長超過100%,即係翻倍以上;其中逾18,000個品牌增幅超過300%,亦有超過13,000個品牌銷售額激增500%以上。呢啲增幅遠高於去年,顯示AI驅動嘅個人化行銷成效顯著。
京東亦交出亮眼成績。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喺17日凌晨嘅媒體溝通會上透露,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累計成交金額同訂單量雙雙打破歷史紀錄,下單用戶數按年增長超過30%。其中家電同電子產品類別表現尤為突出,AI推薦結合直播帶貨,帶動多個3C品牌單日銷售額突破人民幣10億元。
人工智慧喺本屆「雙十一」扮演關鍵角色。阿里巴巴透露,其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Qwen)已深度整合到淘寶、天貓App,提供即時問答、商品比價、穿搭建議同虛擬試妝等功能,使用率較去年大增四倍。消費者只需輸入「我想買件適合秋冬嘅羽絨服,預算1500蚊」,AI就能喺幾秒內從數億件商品中精準推薦,並即時生成模特兒試穿效果圖,大幅縮短決策時間。
京東則推出升級版AI購物助手「京小智」,支援語音同圖像雙模態輸入,用戶拍照上傳衣櫃中已有嘅衣物,系統即可自動搭配完整穿搭方案,並即時生成購買清單。呢項功能喺95後同00後用戶中特別受歡迎,使用轉換率提升60%。
除咗一對一客服外,兩大平台亦大量運用生成式AI製作內容。天貓國際數十萬款海外商品嘅中文詳情頁,已有超過七成由AI自動生成與翻譯,並會按中國消費習慣本土化調整,大幅縮短上架時間。京東直播更引入AI虛擬主播,做到24小時不間斷直播,單一直播間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突破百萬。
喺經濟環境挑戰下,消費者變得更理性,「慳錢」成為今年「雙十一」最熱關鍵詞。阿里巴巴數據顯示,「比價」、「全網最低價」、「補貼」等詞嘅搜尋量按年增幅超過200%。為回應呢股需求,兩平台均推出「官方立減」、「跨店滿減」等直接讓利方式,並由AI演算法確保價格透明真實,避免以往「先加後減」嘅爭議。
值得留意嘅係,本屆「雙十一」嘅下沉市場貢獻度明顯提升。京東表示,三至六線城市用戶嘅消費增速領先一二線城市近20個百分點;阿里巴巴拼多多旗下嘅淘寶特價版同京東京喜,成交金額亦錄得按年增長80%以上,顯示AI技術正快速滲透至更廣泛嘅用戶群。
業界分析認為,2025年「雙十一」成為中國電商巨頭全面展示AI商業化能力嘅舞台。無論喺零售效率、用戶體驗定成本控制層面,人工智慧已由輔助工具升級成核心引擎。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早前表示:「AI正重塑電商嘅每一個環節,呢只係開始。」
雖然官方未公布最終GMV嘅絕對數字(自2021年起兩大平台已停止公布具體金額),但從品牌增長幅度、下單用戶數及訂單量等多項指標觀察,2025年「雙十一」無疑係疫情後最成功嘅一屆,亦為中國消費市場注入一支罕有嘅強心針。喺外部不確定性仍多、內需復甦緩慢之際,人工智慧正成為電商行業突圍嘅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