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領導嘅內閣支持率近期強勢回升。共同社於11月15至16日進行全國電話民調,顯示支持率攀升至69.9%,比十月調查高出5.5個百分點,不支持率則為16.5%。民調反映,高市政府在防衛政策上嘅強硬立場正獲得越來越多民意支持,雖然部分敏感議題仍存在分歧。
民調中特別問及高市在國會答辯時談到嘅「台灣有事」情境是否可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嘅「存亡危機事態」。結果顯示,48.8%受訪者贊成或傾向贊成,44.2%反對,意見幾乎勢均力敵。高市強調自己只係假設最壞情況,並無改變政府立場。首相官邸官員亦表示,高市嘅解釋已相當清楚,毋須過度擔心。
關於增加防衛費以強化國防能力,60.4%受訪者表態支持,只得34.7%反對,在區域局勢緊張下,反映社會對提升軍備普遍認同。不過,高市政府在「政治與金錢」問題上嘅處理仍備受批評,64.7%受訪者直言感覺不到政府有心解決。至於各地頻繁出現熊造成損害嘅問題,65%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對「太慢」或「比較慢」,凸顯民生議題仍係高市政府嘅弱項。是次調查共回收固定電話424份、手機622份,具一定代表性。
正當高市支持率上升之際,日本政府亦面對中國就其涉台言論作出強烈反彈。北京要求高市撤回相關說法,但日方消息人士直言「完全無可能接受」。日本政府亦擔心中方可能以限制稀土出口等方式報復,對經濟造成衝擊。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回應中國呼籲其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時表示,這同日前日中首腦會談確認要推動戰略互惠關係、構建穩定雙邊關係嘅方向並不一致。他強調,正因雙方立場差異大,多層級溝通更顯重要。
日方希望高市能於G20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但外務省官員透露,目前一切未明朗,形勢十分飄忽。有政府人士更擔憂,如果局勢再惡化,很可能演變為實質性經濟報復。中國近期呼籲國民避免訪日,已令日方感到壓力倍增。
在雙邊氣氛緊張下,中國海警再度在釣魚島海域巡航,令局勢火上加油。中國海警通報其1307艦艇編隊11月16日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稱係依法維權。日本NHK報導指出,四艘中國海警船當日上午先後進入尖閣諸島附近海域,約一個半小時後離開,全部配備艦炮。日本海上保安廳保持警戒,密切監視是否會再度入侵日本領海。這亦係自上月15日以來,首次有中國海警船進入該海域嘅日本領海。
同日,《解放軍報》刊登文章,猛烈批評高市涉台言論,指其在國會公然挑釁,拒絕在中國抗議後撤回,甚至被視為日本現任首相首次明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反映日本強化軍力具有遏華意圖。文章警告,日方嘅錯誤動作只會將自身推向不歸路。
種種跡象顯示,高市內閣支持率雖因強硬防衛方針而獲民意肯定,但亦正推高日中摩擦。日本政府必須在維護國家利益與避免經濟衝突之間取得平衡。分析人士認為,G20可能係重要轉折點,但若無高層對話,緊張氣氛或會持續惡化。輿論反映日本民眾雖普遍支持防衛政策,但同時對政治透明與民生議題有高期待,這將考驗高市政府未來嘅執政能力。
另一方面,中國海警巡航被普遍解讀為對高市言論嘅回應,令釣魚島爭端更加敏感。日本海上保安廳全程保持高度戒備,可見日方擔心事件再度重演。雙方在領土問題上嘅立場深刻對立,短期內難以找到化解途徑。國際社會亦密切關注此事,擔心它可能進一步影響亞太穩定,尤其在台海局勢已成全球焦點嘅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