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停擺43日創歷史 兩黨鬥到最後 結果冇贏家!
美國停擺43日創歷史 兩黨鬥到最後 結果冇贏家!

持續咗43日、創下美國史上最長紀錄嘅聯邦政府停擺。不過,無論係白宮、國會,定係普通民眾,幾乎冇人對呢場消耗戰嘅結果感到滿意。民主黨爭取延長健保補貼條款失敗,共和黨喺民調同地方選舉中都受創,呢場危機再次揭露咗美國政治體系嘅深層分裂。

 

停擺源於兩黨圍繞《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稅收抵免嘅爭議。民主黨要求延長疫情期間加強嘅補助,防止數百萬人保費暴漲;共和黨則拒絕將呢項訴求納入臨時撥款法案。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批評共和黨「以意識形態犧牲家庭利益」,但多數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反駁話:「只要民主黨唔再以黨派訴求綁架政府,共和黨就願意傾。」最終,圖恩承諾12月就稅收抵免延期舉行表決,但民主黨內普遍質疑呢個承諾缺乏保障。

 

協議文本顯示,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將批出臨時撥款法案,為食品援助、退伍軍人服務同國會運作等部門提供資金;其他政府機構嘅預算延至明年1月底再行談判。呢項妥協方案雖然可以令政府暫時復工,但並未修補兩黨之間嘅信任裂痕。

 

停擺對全國造成深遠衝擊。超過200萬名聯邦僱員被迫放無薪假,機場安檢員罷工導致航班延誤同取消,食物銀行門外大排長龍。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暫停發放,令無數低收入家庭陷入困境。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算,呢場停擺帶嚟約110億美元永久性經濟損失。

 

公共服務夥伴關係組織(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嘅數據顯示,特朗普第二任期首年,已經有超過20萬名聯邦僱員離職或被裁撤;部分政府機構被迫解散,數十億美元撥款遭凍結。共和黨為咗籌措減稅同移民執法計劃資金,削減咗醫療補助(Medicaid)同食品援助未來嘅支出。民主黨雖然靠法院擋住咗部分措施,但喺立法層面仍然難以制衡。

 

舒默自三月以嚟多次呼籲跨黨派協商,但黨內進步派持續要求佢更強硬反擊。其辦公室外不時出現抗議者,高呼「停止妥協」,甚至揚言2028年初選要挑戰佢。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則批評:「參議院民主黨人怕畀激進派罵軟弱。」

 

美聯社同NORC嘅最新民調顯示,大約六成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同國會共和黨人應該為停擺負「重大責任」,另有54%同樣歸咎國會民主黨。超過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雙方都有錯」,突顯政黨對立下民眾普遍嘅幻滅。

 

弗吉尼亞同新澤西等州嘅選舉結果成為政治風向標。民主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令共和黨內部壓力驟增。特朗普承認停擺對選情造成「負面影響」,但仍呼籲廢除參議院阻撓規則(filibuster),主張加強行政主導。

 

堪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莫蘭(Jerry Moran)警告:「呢次失靈唔止損害美國經濟,更令盟友質疑我哋履行承諾嘅能力,亦畀對手睇到我哋內部分裂。」

 

隨住聯邦機關即將恢復運作,呢場政治鬧劇似乎終於落幕,但留下嘅傷痕依然深。六星期嘅停擺唔單止造成巨額損失,更進一步削弱國會同行政部門嘅互信,撕裂咗社會共識。正如一位華府觀察員所講:「呢場停擺冇贏家,只有一個共同失敗嘅國家。」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13日 15:12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