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喺全球地緣政治變化莫測之際,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於11月11日至12日喺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地區舉行。呢次會議除咗G7核心成員之外,仲擴大邀請多個夥伴國代表,目標係就烏克蘭戰爭等熱點議題發出更具份量嘅多邊聲音。作為今年G7輪值主席國,加拿大強調峰會將聚焦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嘅侵略、善用凍結嘅俄羅斯資產支援烏克蘭重建,並一併討論全球安全挑戰。會議地點選喺美加邊境嘅尼亞加拉,象徵跨大西洋聯盟團結一致,預計將有超過十五位外長參與。
G7成員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加拿大同美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率團出席,佢係特朗普政府外交團隊核心人物之一。魯比奧此行將推進特朗普總統喺烏克蘭同加沙嘅和平倡議,同時討論海地、蘇丹局勢、海上安全同關鍵礦產供應鏈等議題。加拿大外長阿南德(Anita Anand)表示:「喺呢個動盪時代,加強多邊對話對加拿大嚟講至關重要。」佢係今年5月新上任外長之一,為峰會帶來新鮮視角,但同時令協調難度增加。
呢次會議最大特色係規模擴大。除G7成員外,加拿大仲邀請南非、澳洲、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韓、沙特阿拉伯同烏克蘭外長參與,形成所謂「G7+7」格局。呢個安排反映出G7希望透過更廣泛嘅國際網絡應對全球挑戰。烏克蘭外長西比哈(Andriy Sybiha)親身到場,佢感謝加拿大嘅邀請,期望峰會能為烏克蘭帶來進一步支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亦會出席,以確保歐洲視角融入討論。加拿大官方形容,十五位外長喺初雪中聚首,象徵喺嚴峻環境下追求合作嘅艱辛。
烏克蘭議題無疑係會議焦點。自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以嚟,和平談判屢屢受阻。最近俄軍再度轟炸烏克蘭能源設施,令數百萬人陷入冬季斷電危機。聯合國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烏克蘭超過一半發電容量受損。G7外長將重溫6月喺卡納納斯基斯(Kananaskis)舉行嘅峰會成果,當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出席,但G7只達成最低限度共識,未能統一對俄態度。部分成員對特朗普政府嘅「和平換讓步」構想存疑。
特朗普總統立場成為敏感焦點。上月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實施嚴厲制裁,以切斷俄羅斯戰爭資金。佢亦公開批評普京拒絕停火,並喺與澤連斯基會晤時建議烏方「考慮妥協換取和平」。呢種表態引起歐洲盟友擔憂,認為美國嘅交易式外交或削弱對烏支持。多倫多大學G7研究小組創辦人柯頓(John Kirton)認為,外長層級會議或比領袖峰會更具建設性,因為着重技術討論而非政治表演。不過佢警告,防務開支分歧與貿易摩擦可能成為隱憂,特朗普政府近期對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已令美加關係添陰霾。
外長們亦將討論如何利用凍結俄羅斯資產支援烏克蘭重建。目前西方國家凍結嘅俄羅斯主權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G7正研究如何將「超額收益」轉化為烏克蘭重建基金。加拿大外交部消息指,峰會或就此達成初步框架,但仍受法律同技術問題限制。阿南德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表示,希望最終能發表聯合公報,重申G7對烏克蘭主權嘅堅定支持,但未敢保證有突破性成果。
除烏克蘭外,議程仲包括中東局勢、北極安全同全球貿易。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已表明即使戰火未停都會承認巴勒斯坦國,與特朗普嘅和平藍圖存在分歧。外長們亦會譴責中國、北韓、伊朗等國對俄軍事援助,並探討多元化礦產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依賴,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造成嘅波動。
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雖未親臨會場,但其辦公室強調,呢次會議係加拿大擔任主席國任期內嘅關鍵時刻。卡納納斯基斯峰會雖成果有限,但突顯多邊主義重要性。G7多次重申對烏克蘭「不動搖支持」,包括油價上限同追加制裁。柯頓預測,只要外長們能喺凍結資產問題上達成共識,就算冇戲劇性突破,都可視為重大進展。
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年,全球呼籲和平聲音愈來愈強。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強化制裁,一方面要求烏方「靈活談判」,令美歐立場出現微妙分歧。德法外長預料將推動更嚴格制裁。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巴西亦受邀加入討論,或有助成為潛在調停者。
阿南德外長喺開幕前強調:「多邊主義唔係選擇,而係必需。」喺尼亞加拉嘅瀑布聲下,G7外長們能否奏出一致嘅對俄立場,將成為國際焦點。無論結果如何,呢次峰會都將為年底G7峰會鋪路,象徵國際社會喺亂世中仍努力追求合作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