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將前往柏林,出席首屆「柏林自由大會」並發表演說。此行係應柏林自由周主辦單位邀請,目標係促進台灣同德國以及歐洲民主國家之間嘅交流合作。蔡英文辦公室表示,希望透過呢次訪問,加深台灣同志同道合國家喺民主價值上嘅連結,延續佢卸任後推動國際參與嘅努力。
柏林自由大會訂於十一月十號舉行,由柏林旅遊局、阿克塞爾‧施普林格自由基金會同世界自由大會聯合發起。會議邀請超過六十位國際講者,包括德國聯邦議會議長克勒克納(Julia Klöckner)同教育部長普里恩(Karin Prien)。台灣方面除咗蔡英文外,前數位部長唐鳳亦會出席發言。中國流亡藝術家巴丟草亦在嘉賓名單之列,官網已經刊登咗蔡英文嘅講者簡介。
柏林自由周活動由十一月八號至十五號舉行,涵蓋多場論壇、展覽同對話。主辦單位包括柏林重新評估德國統一社會黨獨裁政權委員會同哈維曼協會。自由周開幕儀式由聯邦檔案館同斯塔西檔案館協辦,期間更會舉行由德台對話平台同台北駐柏林代表處合辦嘅專場活動,聚焦民主轉型同人權議題。柏林自由大會作為整個自由周嘅焦點,旨在匯聚全球自由倡議者,共同探討當前威權挑戰。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三確認,蔡英文此行屬於公民社會團體邀請,唔係官方訪問,並無與聯邦政府官員會晤安排。德方強調,此訪符合德國「一中政策」框架,維持對台非官方交往原則。自從蔡英文二零一二年就任總統以來,北京中止咗兩岸定期對話機制,而其繼任人賴清德更被中方指為「分裂分子」。不過,蔡英文卸任後持續獲歐洲國家邀請,突顯台灣民主經驗嘅國際影響力。
早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Annalena Baerbock)通電話時,曾重申柏林應反對「台獨」。瓦德富爾原訂上月訪華,但最終推遲,德方未有公開原因。德國近年對華政策趨向審慎,同時加強與印太民主夥伴合作,包括台灣在內。
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九月曾訪問奧地利、捷克、波蘭及意大利,日前喺台北向傳媒表示,呢次歐洲之行有助鞏固雙邊關係,外交部亦成立咗歐洲工作組專責跟進。蔡英文卸任後亦曾訪問英國同法國,去年十月更出席捷克「論壇2000」活動,同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Milos Vystrcil)同台,突顯台灣喺歐洲民主網絡中嘅地位。
蔡英文精通英語,卸任後積極參與國際民主論壇。總統府早前表示,會全力支持佢深化台歐關係。預料今次喺柏林自由大會上,蔡英文將分享台灣民主轉型經驗,討論如何應對威權擴張。自由周期間亦安排多場與台灣相關活動,顯示德台民間交流持續升溫。
德國作為歐盟核心成員,近年對台立場更為積極。二零二一年德國海軍軍艦二十年來首度穿越南海,二零二三年公布首份印太戰略指引,強調台灣海峽穩定嘅重要性。儘管北京施壓,德國聯邦議會多次通過友台決議,呼籲擴大非官方合作。蔡英文此訪正值歐洲關注印太局勢之際,勢將進一步鞏固台灣喺歐洲民主盟友圈嘅位置。
柏林自由周另一焦點係反思東德統一社會黨獨裁歷史,與台灣民主化進程互相對照。主辦方表示,邀請蔡英文係希望連結世界各地嘅自由鬥爭經驗。唐鳳預計會分享數位治理同資訊戰經驗,巴丟草則談藝術喺抵抗威權中嘅角色。多位歐洲政要及學者亦會參與,議題涵蓋人權、媒體自由同科技自主。
蔡英文辦公室強調,此行屬個人行程,無涉官方外交。不過,佢嘅國際影響力依然受矚目。雖然台德無正式外交關係,但雙方喺經貿、科技、教育等領域合作密切。德國企業如西門子、默克等喺台投資龐大,而台灣亦係德國半導體供應鏈關鍵夥伴。蔡英文此訪有望進一步促進雙邊實質交流。
柏林自由大會官網顯示,蔡英文演說主題為「民主韌性與全球合作」。大會採線上線下混合形式舉行,部分場次開放網上參與。自由周期間,柏林多處地標將舉辦燈光展同紀念活動,紀念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六周年,象徵自由精神傳承。蔡英文抵達柏林後,亦預計會參訪歷史遺址,加深對歐洲民主轉型嘅理解。
歐洲事務近年喺台灣外交布局中進展顯著。歐盟二零二一年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及合作」報告,建議提升對話層級。立陶宛、捷克等國已設立台灣代表處,德國雖未跟進,但議會及民間支持聲音高漲。蔡英文此行獲德國公民社會團體力挺,反映台灣民主模式喺歐洲獲得越來越多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