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田官立小學近日向家長發出通告,話為咗畀有內地背景或者慣用簡體字嘅學生,喺校內測驗同考試可以有一個「更友善嘅評核環境」,學校決定准學生用簡體字作答。消息一出即刻惹起爭議,好多家長批評做法係遷就插班生,變相放水,令用繁體字嘅學生陷入唔公平競爭。
有家長爆料,話有啲由內地插班嚟香港讀書嘅學生錯字嚴重,校方呢個安排根本就係替佢哋開綠燈。家長話,自己啲小朋友辛辛苦苦學繁體字、寫正字,反而啲用簡體字嘅學生可以同分計,實際上係犧牲咗本地學生嘅努力成果,學校所謂嘅「包容政策」,只係令公平原則變味。
沙田官立小學強調,繁體字依然係香港教育體系主流書寫標準,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繁體字,先至可以應付日常學習、溝通、升學同未來就業需要。學校中文課程都係以繁體字為主要教材,會繼續加強學生對繁體字嘅學習同運用。校方講,今次安排係參考全港性系統評估(小三、小六)嘅處理方式,評核時重點放喺內容、結構、語言運用同邏輯,而唔係字形。學生如果用簡體字作答,唔會因為字體問題被扣分,但一定要寫得清楚,唔好潦草到睇唔明。
學校又呼籲家長協助引導子女以繁體字為主要學習同書寫語文。已經識寫繁體字嘅學生冇需要刻意轉用簡體字,仲提醒學生避免用非正規簡化字或者網絡用字,保持書寫規範。校方回覆傳媒查詢時話,容許學生用規範簡體字作答,主要係出於照顧學生福祉,並冇打算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制定措施時亦有參考全港性系統評估嘅標準。學校會繼續重視繁體字教學,透過系統教材同多元活動,幫學生加強閱讀同書寫能力。校方話明白家長關注,會睇實際情況為有需要嘅學生提供支援,確保學習進度唔受影響。
教育局回覆查詢時講,已經提醒沙田官立小學要持續檢視同優化校本評估政策。如果有改動,必須事前全面諮詢,並向持份者清楚解釋,幫家長明白安排。教育局話,當局會同校方保持緊密聯繫,提供專業意見同支援。
教育局重申,政府嘅語文教育政策冇改變。學生無論背景,都應該具備正確閱讀同書寫漢字嘅能力。唔論係本地生定係內地背景學生,都要學識繁體字,先可以喺香港社會有效溝通。教育局又話,如果有學生未學識繁體字,學校應該提供適當協助,幫佢哋過渡,照顧唔同學習需要。局方補充,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決定係咪容許學生用簡體字作答。考慮因素包括課程目標、評估重點同學生語文能力,但唔可以一刀切。
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昨日(6日)回應事件時表示,香港係使用繁體字嘅特區,呢樣正係香港文化同身份特色之一。梁振英講,上學就係為咗學嘢,去英美留學都要努力學好英文,學繁體字又唔會比學英文難。佢認為,如果學生唔學繁體字,就難以真正融入香港社會,更加唔可能同社會接軌。梁振英批評,有啲學校放鬆要求,係「教不嚴師之惰」。佢反問點解唔要求學生努力學繁體字,喺香港生活同工作根本離唔開繁體字。
佢喺社交平台再發文,講有內地背景或者慣用簡體字嘅學生嚟香港就學,一開始唔習慣可以理解,但既然選擇喺香港升學,就應該適應本地語文環境。香港所有政府公文、企業文件、報刊書籍,甚至入境證件,全都用繁體字,所以學生應該盡快掌握。佢話,學生學繁體字嘅進度同成績係一回事,但學校放棄要求、放棄教學責任就係另一回事。梁振英強調,繁體字、粵語同高水平英語能力一齊構成香港文化特色同競爭力,呢啲語文優勢喺回歸前已經係社會共識,今日更加應該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