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ceX據報即將獲得一筆高達20億美元嘅合約,用於支援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嘅「金穹頂」(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呢個計劃將部署多達600顆低軌道衛星,用以追蹤高速飛行目標,包括彈道飛彈、高超音速武器、巡航飛彈同無人機等,被視為美國太空防禦技術嘅重大突破,有望重塑全球軍事格局。
呢批衛星會設於低地球軌道,具備即時監控同精準追蹤能力,可喺威脅發射後幾秒內分析軌跡,並判斷目標是否針對美國本土。此舉將顯著提升美國嘅國土防禦層級,並結合陸基、海基同太空資產,形成多層防護網絡。SpaceX憑藉其星鏈計劃中累積嘅經驗,負責開發「空中移動目標指示器」(Air Moving Target Indicator)系統核心技術,預計未來數年會透過多次獵鷹9號(Falcon 9)火箭發射,逐步完成佈建。
呢筆20億美元合約已獲五角大廈批准,納入特朗普於今年7月簽署嘅「一項宏偉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中。雖然官方未公開承包商名單,但SpaceX已被視為領先競標者。事實上,SpaceX早前已同五角大廈合作開發「Milnet」軍事通訊網絡,利用其機密「星盾」(Starshield)衛星及地面系統,提供安全通訊及車輛監控功能。五角大廈同SpaceX暫未就此事置評,但業界普遍認為,呢單交易係SpaceX軍事業務嘅又一重要里程碑。
「金穹頂」計劃規模驚人,總成本估計至少達1,750億美元。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哈里森(Todd Harrison)估算,若20年內全面完成,總開支可能高達3.6萬億美元。僅太空基攔截器部分,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就預測需耗資5,420億美元。特朗普政府希望喺2028年任期結束前完成部署,但挑戰極多,包括技術整合困難、跨產業協調複雜,以及供應商過度集中嘅風險。美國太空部隊作戰部長薩爾茨曼(Chance Saltzman)將軍早前亦曾強調:「我哋依靠業界創新,將更多想法帶畀我哋。」
為防止被單一企業壟斷,五角大廈正積極引入競爭。除SpaceX外,Anduril 、Palantir、洛歇馬丁、Northrop Grumman同L3Harris等公司都遞交咗方案。新創公司以敏捷創新見長,而傳統巨頭則提供成熟基礎設施。共和黨參議員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表示,華府唔希望防禦體系依賴單一公司,以免壓抑創新或推高成本。國防科學委員會將呢個問題稱為「供應商鎖定」,警告其可能削弱市場效益。
呢項「金穹頂」計劃顯然受以色列「鐵穹」(Iron Dome)啟發。後者攔截成功率達九成,能防禦火箭彈及迫擊炮威脅。不過,美版系統規模更宏大,覆蓋全球,特別針對中國及俄羅斯開發嘅高超音速飛彈等新興威脅。早喺1983年,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提出嘅「戰略防禦倡議」(SDI)亦試圖透過雷射等技術阻止蘇聯攻擊,但因技術限制及冷戰結束而擱置。如今,SpaceX已部署逾8,000顆星鏈衛星,證明大型星座系統可行,令昔日「星球大戰」夢想重燃。
不過,專家對「金穹頂」嘅可行性仍存疑。聯盟關注科學家(UCS)嘅物理學家格雷戈(Laura Grego)指出,衛星星座容易被敵方反制,例如以集群攻擊或摧毀衛星應對。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湯瑪斯·卡拉科(Thomas Karako)則提醒,系統需喺幾秒內反應,技術要求極高。加上特朗普與馬斯克關係曾於今夏一度惡化,五角大廈同時探索亞馬遜Kuiper計劃等替代方案,以分散風險。
對SpaceX嚟講,呢單合約除咗經濟收益,更鞏固佢喺全球航太市場嘅領導地位。公司至今已發射超過9,000顆星鏈衛星,發射頻率同成本效益無出其右。隨住計劃推進,SpaceX有望主導更多軍事太空項目,包括敏感通訊及地面監控衛星。不過,在預算壓力與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之下,「金穹頂」能否如期落地仍屬未知數。呢場太空軍備競賽,或令美國天空再度「武裝起來」,但亦引發太空軍事化嘅道德同戰略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