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近年內地結婚率持續低迷嘅情況,唔少地方政府「出招」,紛紛向新婚夫婦派結婚消費券,希望可以刺激「甜蜜經濟」。雖然當局出發點係好,但消費券嘅「面額」同「使用限制」就惹嚟唔少網民質疑係咪真係可以幫到手。
近排,浙江多個城市好似寧波、杭州同金華嘅浦江縣咁,都陸續宣布推出結婚消費券計劃。
以寧波為例,民政部門就話,由今年十月底至十二月底喺當地登記結婚嘅新人,每對可以攞到一千蚊人民幣嘅消費券,係分做八張「滿減」券。即係話,新人要消費滿五百蚊先可以減一百二十五蚊。而杭州方面,新人都可以領到一千蚊嘅消費券,但係就要分成十張「滿兩千減一百蚊」嘅券嚟用。至於浦江縣就係派八百蚊,同樣係以「滿減」形式發放。
呢啲消費券嘅用途都係圍繞住「結婚」呢個主題,包括影婚紗相、婚慶酒席、婚姻諮詢、蜜月旅遊同埋酒店住宿等相關服務,用意就係想搞旺成個婚慶產業鏈。
內地多地政府之所以咁緊張,要用真金白銀嚟利誘年輕人結婚,背後嘅原因其實好簡單:結婚率持續下跌,直接影響到生育率。根據內地民政部門公佈嘅數據,雖然今年上半年結婚登記數字比舊年同期稍為回升,但整體嚟睇,結婚對數仍然處於低位。
不過,對於呢種「貼錢催婚」嘅做法,內地網民嘅反應就麻麻地,普遍唔多埋單。好多人認為,一張面值八百至一千蚊嘅消費券,對於動輒幾十萬人民幣嘅結婚開支嚟講,根本係杯水車薪。
有網民計數大呻:「缺嘅唔係一千蚊消費券,缺嘅係結婚嘅『底氣』同『信心』!結一次婚,樓、車、禮金『擺大頭』,閒閒哋幾十萬使咗去,一千蚊消費券連部中階手機都買唔起,點樣幫到手?」更有評論話,呢種小額補貼只係做樣,「呃下老人家就得」,對真正想結婚嘅年輕人嚟講,根本無乜實質幫助。」
亦有人質疑,呢啲券好多時都有使用門檻,甚至係指定商戶,變相只係益咗啲商家,而唔係真正幫到新人。總之,年輕人唔肯結婚,主要係因為環境差、樓價貴、經濟同工作壓力大,缺乏對婚姻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