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嘅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過去好多香港人甚至內地官員都將香港視為區內龍頭。但《明報》分析指出,一系列跡象顯示,香港喺大灣區嘅龍頭地位似乎出現大逆轉,深圳已經取而代之,正式成為大灣區新龍頭。
《明報》今日(3日)發表文章指出,近期多個重要活動都喺深圳舉行,反映中央對深圳嘅重視程度已經超過香港,其中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宣布,明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會喺深圳召開。
文章又指,第十五屆中國全運會嘅火炬傳遞儀式,昨日分別喺深圳、廣州、香港同澳門四地舉行,但啟動儀式就安排喺深圳舉行,仲要比其他城市提早半個鐘開始,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等省市重量級官員亦親自出席深圳場,足見深圳嘅地位非同一般。
報道更引述熟悉北京政情嘅香港建制派人士話,無論係APEC選址抑或全運會嘅安排,都已經充分顯示深圳喺中央眼中係「名正言順嘅大灣區龍頭」。該名建制人士更直言:「香港自己唔爭氣,人哋深圳爭氣。」
另外,香港係APEC嘅單獨經濟體成員,並唔能夠代表中國主辦,但據熟悉情況嘅消息人士透露,廣州同深圳喺過去一段時間一直激烈競爭APEC主辦權,最終深圳脫穎而出,足以反映中央對深圳嘅青睞。
粵港澳大灣區內,香港、廣州、深圳一直被視為爭奪「龍頭」嘅主要城市,表面和諧但暗地角力從未停過。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就指出,按照北京中央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原先嘅規劃,香港、澳門、廣州同深圳本來係平起平坐、並列為「四大龍頭城市」。不過從近期發展來睇,中央明顯更加重視深圳,而深圳亦已經明顯「跑出」。
官媒央視報導,習近平喺1日表示,深圳過去幾十年由一個落後嘅漁村,成功發展成今日嘅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係中國人民創造嘅世界級奇跡,亦係中國堅持互利共贏嘅重要對外窗口。
報導指,深圳不但係國務院認定嘅全國性經濟中心同國家級創新城市,更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及對外開放嘅重要門戶。根據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最新公布嘅2024年全球城市排名,深圳排名全球第30位,屬於世界一線城市。近年深圳嘅經濟總量一直穩居中國全國第三,城市基建發達程度亦有目共睹。值得注意嘅係,中國三個主辦過APEC嘅城市——上海、北京同深圳,主辦順序正好與三地GDP排名完全一致。
報導又指,深圳目前喺軟、硬實力方面兼備,尤其硬實力方面科技發展迅速,早已成為全球知名嘅創新城市,更係華為、騰訊、大疆等多間世界級科技巨企嘅誕生地。「深圳製造」嘅科技產品暢銷全球,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更已經連續21年穩佔中國城市首位,科研投入力度更係位列世界創新城市前列,被國際媒體譽為「中國矽谷」。近年深圳亦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同低空經濟等前沿產業,持續打造經濟新引擎。
軟實力方面,報導稱深圳近年國際化程度同國際交往經驗明顯提升。根據深圳市委外辦提供嘅數據顯示,單計2023年至今年6月,就已有1081批重要外賓團組訪問深圳,包括25位外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此外,由2018年起,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亦已多次選址深圳舉行。
深圳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頭三季深圳市嘅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2.78萬億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5.0%,雖然比去年同期嘅10.2%明顯放緩,但今年已呈現逐季改善趨勢。不過投資方面壓力較大,今年前三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跌17.4%,跌幅較上半年擴大6.5個百分點,而去年同期就增長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