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羅生門?     荷蘭總部防技術轉移     安世中國反指10億貨「未找數」
半導體羅生門? 荷蘭總部防技術轉移 安世中國反指10億貨「未找數」

荷蘭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嘅中國子公司安世中國,位於東莞嘅封裝測試工廠發出聲明,猛烈批評荷蘭總部「極其不負責任」,單方面暫停晶圓供應,並強調自己冇違約,反而係母公司欠付高達10億人民幣貨款。呢場控訴令公司內部控制權之爭進一步升溫,亦牽動住中美協議同歐洲政府反應。

 

安世半導體係一家總部設喺荷蘭嘅主要半導體供應商,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公司喺德國設有關鍵組件生產線,而中國子公司主要負責封裝測試,係整條供應鏈中不可或缺嘅一環。不過,自從美國喺9月底推出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之後,安世陷入前所未有嘅危機。該規則要求,凡係美國實體清單上企業持股超過50%嘅子公司,一律被視為同樣受制裁對象,直指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美方憂慮關鍵技術經由安世流向中國。

 

喺此背景下,荷蘭政府於上月中宣布,出於技術轉移風險考量,已接管安世半導體運營,並限制其自中國出口產品。兩日後,中國商務部亦反擊,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零件。雙方「互鎖」嘅限制措施引發全球供應鏈混亂。德國汽車工業協會10月31日發出警告,指半導體短缺可能導致嚴重生產受限,甚至停產。

 

安世半導體臨時行政總裁斯提爾格喺10月29日發信通知,宣布自10月26日起暫停向東莞工廠交付晶圓,理由係「當地管理層未能履行付款義務」,並強調只要合約義務未履行,就唔會恢復交付。

 

安世中國隨即反擊,形容荷蘭總部停供行為「單方面」同「極其不負責任」,指母公司嘅付款說法「具誤導性同高度欺騙性」。聲明強調,中方冇違約,反而係荷蘭安世半導體拖欠10億人民幣貨款。公司指現時庫存充足,能滿足年底至明年訂單,並開始尋找新晶圓供應商,加快推動獨立營運。

 

事態出現轉機喺10月30日,中美經貿團隊喺吉隆坡達成共識,美方同意暫緩「穿透性規則」一年,中方亦暫停出口管制一年。11月1日,中國商務部隨即表示,會考慮產供鏈穩定因素,對符合條件嘅安世產品出口予以豁免,並呼籲受困企業主動聯繫主管部門。聲明同時批評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嘅不當干預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

 

荷蘭安世半導體11月2日回應,表示歡迎中美兩國嘅協議有助減少出口障礙,但拒絕評論中國子公司嘅獨立計劃。公司表示正努力確保客戶供應穩定,並研究其他替代方案。荷蘭政府則稱,正與中國及多個國家政府、業界探討安世未來嘅「建設性方向」。

 

德國聯邦經濟能源部回覆德新社查詢時指出,中國最新聲明屬「局勢緩和嘅初步正面信號」,德國會密切關注發展,同歐洲夥伴保持協調,但現階段仍難以作出最終評估。

發佈時間: 2025年11月03日 15:0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