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幾個星期嘅緊張談判,韓國原本希望喺本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前,喺美國關稅議題上取得突破,但結果似乎越來越渺茫。美國總統特朗普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料將達成協議,緩解兩國貿易緊張局勢。
據三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將喺今日抵達韓國,呢次係佢第二任期內首次訪韓。不過佢只會逗留一日,之後就離開,唔會出席APEC峰會主要議程,迫使多國領導人臨時改行程。
今年APEC會議受到特朗普上任初期推行嘅全面關稅政策陰影籠罩,同時面臨全球貿易不穩定嘅挑戰,尤其係美中之間不斷升溫嘅對抗。亞洲協會高級研究員德盧裡(John Delury)指出,特朗普嘅強硬政策反而突顯咗各國領袖聚首一堂嘅重要性,令呢場原本一向沉悶嘅外交活動,罕有地吸引全球焦點。
佢話:「喺多邊主義同國際秩序陷入混亂嘅情況下,呢一屆APEC可能會成為近年最具影響力、甚至出現戲劇性場面嘅一次。」
對主辦國韓國嚟講,呢個禮拜係總統李在明上任以嚟最大嘅外交考驗。佢將會分別會見特朗普、習近平同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三人都係東北亞外交同朝鮮半島安全嘅關鍵人物。預料習近平同特朗普亦會喺星期四舉行雙邊會晤,呢次將係兩人喺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首次面對面。
美國官員透露美中談判代表已經擬定貿易協議框架,市場預期習近平同特朗普可能會簽署協議。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專家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分析,特朗普希望藉此展示佢喺貿易戰上嘅「戰果」,同時向批評者證明佢唔會退縮。
古德曼話:「習近平想塑造中國同自己成為亞太真正嘅領導者,令各國相信中國能夠帶領區內走向繁榮同經濟一體化。雖然區內好多國家仍然懷疑,但特朗普嘅強勢雙邊外交反而助長咗中國嘅敘事。」
對韓國嚟講,目標就實際得多。古德曼補充:「只要韓國順利完成APEC同相關會議,冇出現重大意外,就已經算成功主辦,甚至係避過一劫。」
首爾原本打算喺APEC召開前,敲定與特朗普七月達成初步共識嘅貿易協議。不過八月李在明同特朗普首次峰會未能達成最終協議,主要卡喺協議中高達3500億美元投資計畫嘅細節。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星期一表示,韓美貿易協議框架基本完成,但喺特朗普訪韓期間未必能正式簽署。韓方官員亦指出,雙方仍有重大分歧。
韓國產業部星期二回應指,兩國仍保持溝通,首爾會盡力維護國家利益。協議拖延將重創韓國汽車製造商,例如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佢哋對美出口目前被徵收25%關稅,遠高於日本汽車嘅15%。有韓國官員透露,李在明同特朗普可能會發表一份總結近期共識嘅文件,但唔會真正解決關稅問題。
李在明亦將首次與習近平會面,呢次係習近平11年以嚟首次訪韓。目前韓國喺美中經濟對抗中夾喺中間,中國已經對部分與美國合作嘅韓國造船企業實施制裁。李在明政府表示,韓方正推動APEC發表關於自由貿易重要性嘅聯合聲明,並希望喺人工智慧同人口結構變化議題上達成共識。
不過三位APEC成員國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經過多年分歧,外界對峰會能否喺實質議題上達成聯合聲明並唔樂觀。
特朗普提前離場,聚光燈自然全落喺習近平身上。習近平預計會留喺韓國直到星期六閉幕式,而中國將喺明年主辦下一屆APEC。紐約帕克戰略顧問公司專家金(Sean King)話:「APEC唔係最具實質影響力嘅平台,但特朗普唔應該咁輕易讓出舞台。美國應該提醒盟友,我哋仍然喺佢哋身邊。」
特朗普嘅「快閃」策略雖然幫佢避開咗峰會後半段嘅繁瑣程序,但反而意外突顯咗習近平喺亞太舞台嘅領導形象。專家憂慮,呢舉可能令區內國家對美國承諾產生懷疑,尤其喺貿易不確定性持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