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喺10月28日舉行嘅年度東協峰會最後一日,中國同東協正式簽署《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3.0版升級議定書》。中國總理李強喺會上冇點名,但明顯批評美國嘅貿易保護主義,強調擴大同東協經貿合作,有助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出席儀式嘅仲有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
呢份協議涵蓋數碼貿易、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同中小企支援等新範疇,目標係降低非關稅壁壘、簡化監管程序,提升區域供應鏈嘅韌性。
李強喺東協會議上表示,單邊主義同保護主義已經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唔少國家被無理加徵高額關稅」。佢話,面對強權政治同經濟霸凌,唯有團結合作先至可以化解風險,仲引用習近平早前訪問東南亞時講過嘅一句話:「團結就係力量」。李強又形容中國同東協十國係「相近相通、相親相依嘅好鄰居、好兄弟」,強調雙方互信基礎穩固。
中國-東協自貿區最早喺2002年開始談判,2010年正式生效,涵蓋超過20億人口市場。雙邊貿易額由2010年嘅2355億美元,大幅增長到去年接近1兆美元。雙方已經互為最大貿易夥伴。3.0版升級被視為回應當前地緣政治同經濟變局嘅關鍵一步。政治分析員威爾斯(Bridget Welsh)指出,呢份協議將加強供應鏈同可持續發展合作,「除咗美國之外,其他國家都正積極加強彼此貿易聯繫,同時保持同美國嘅關係」。
不過,區內緊張局勢依然存在。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喺肯定自貿區升級嘅同時,明確講:「合作唔可以同脅迫並存。」佢指,菲律賓艦船同飛機喺南海持續面對「危險行動同騷擾」,對此深表遺憾。馬科斯特別批評中國打算喺帕納塔格礁(中國稱黃岩島,國際稱斯卡伯勒礁)設立「自然保護區」,認為呢個舉動「冇法律基礎同效力」,仲違反國際法,侵犯菲律賓主權。
雖然語氣強硬,馬科斯仍重申馬尼拉會同北京繼續展開建設性對話,管控分歧,並表示菲律賓明年接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後,會加快推動南海「行為準則」談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坤喺27日回應,指菲律賓「喺海上蓄意侵權挑釁」先係導致局勢緊張嘅根源。南海主權爭議成為峰會焦點之一。
東協整體就盡力保持平衡。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喺會上強調,東協希望同各國都保持友好關係,「前一日我哋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今日又同中國領導人見面」,以展現東協嘅中立姿態。
峰會期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同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同越南達成新經貿框架協議,但相關國家仍需面對特朗普政府新設嘅關稅措施。特朗普同習近平預計喺星期四喺韓國會晤,雙方代表團已透露屆時會敲定協議框架。
分析認為,中國正努力填補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所留下嘅空間,而東協國家就喺中美之間尋求務實平衡。3.0版議定書預料會進一步開放中小企市場准入,特別係東協經濟體中佔比極高嘅中小企業,將受惠於程序簡化同監管放寬。協議亦納入數碼貿易同綠色經濟條款,反映各方對未來產業方向嘅共同部署。
不過,南海爭議依然係潛在隱憂。除咗菲律賓之外,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都同中國存在重疊海域主張。馬科斯呼籲中國展現「合作同有意義參與」,避免單方面行動破壞互信。中國則強調「睦鄰友好」、「共同發展」,希望以經濟誘因化解地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