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政府喺九月底突然出手,全面接管中資背景嘅安世半導體(Nexperia),背後牽涉歐洲國安憂慮、產業鏈重整以及中荷關係嘅全面僵持。《路透社》引述四名知情人士報道,荷方此舉,係因為該公司前行政總裁張學政(Zhang Xuezheng)被指試圖「拆歐入中」,計劃削減歐洲業務規模,並將主要生產線同技術轉移返中國內地。
消息指,中國同荷蘭就安世半導體問題已陷入僵局超過一個月。期間,歐洲、美國同日本多間汽車製造商紛紛發出警告,憂慮晶片供應鏈被中斷,會直接衝擊汽車生產線。雖然安世生產嘅晶片屬基礎類型,但大量應用喺汽車電子系統入面,係車廠不可或缺嘅零部件。
知情人士透露,張學政早前擬喺歐洲裁員達四成,並關閉位於德國慕尼黑嘅研發中心。更有內部消息指,佢喺10月1日被荷蘭法院暫停職務之前,已經暗中將英國曼徹斯特廠房嘅晶片設計同機器設定數據轉移去母公司聞泰科技喺中國嘅工廠,計劃下一步將連德國漢堡嘅設備都運返內地。
荷蘭政府以「治理不善」為由,喺9月30日宣布接管安世一年,期間禁止公司及其子公司轉移資產、技術或者調整人事。荷方公開指控,聞泰兼任安世CEO嘅張學政行為違反協議,並構成對歐盟經濟同國家安全嘅威脅。北京方面旋即反擊。中國商務部喺10月4日頒令,禁止安世出口其成品晶片。由於安世嘅產品約七成喺中國封裝後再分銷,制裁令等同切斷公司主要出海管道。隨後,安世中國部門宣布「獨立運營」,拒絕執行荷蘭總部嘅人事命令,雙方形同分裂。
據《南華早報》報道,安世喺東莞嘅主要工廠近日本已大幅縮減生產規模,部分生產區域三分之一嘅機器停運,工時被削,門外原本張貼嘅招聘海報亦已撤走。該廠負責安世約七成產品嘅封裝工作,係公司最核心嘅生產基地。三名工人向該報透露,公司每月上班時數被削減,部分生產線因英國同德國晶圓供應短缺而停擺逾一週。
安世同中國母公司嘅對立令歐洲汽車產業陷入恐慌。該公司為多間車廠提供關鍵零件,包括德國、日本等國龍頭企業。上週安世總部已通知日本客戶,恐難保證按時交貨。隨着中方加緊控制半導體同稀土出口,歐洲業界正加班加點尋找替代方案,以防生產線「斷料」。安世荷蘭總部發言人對《南早》表示,公司仍持續向東莞供貨,盼能盡快緩和局勢,並強調支持喺中國嘅員工同客戶。
荷蘭官員明言,呢次接管唔單止係商業爭議,而係「關乎歐洲科技主權嘅防衛行動」。安世擁有多項汽車晶片嘅封裝同節能技術,一旦流入中國,被歐方視為潛在嘅「軍民兩用風險」。消息稱,中荷兩國官員已展開談判,嘗試尋找「共管」或者「分拆資產」嘅折衷方案,但目前進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