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迪缺席喺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嘅東協峰會,引起國際社會對印美關係嘅各種揣測。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身出席,莫迪竟然選擇「缺席」,被外界視為印美關稅談判陷入僵局嘅信號,尤其係印度持續從俄羅斯入口石油嘅情況下,隨住美國加推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印度嘅經濟情況變得不樂觀。
莫迪發文話,佢會以「線上方式」參與峰會,並特別提到同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嘅「友好關係」,又重申會推動東協同印度嘅戰略夥伴關係。不過,佢無講明點解唔親身出席,只話要慶祝排燈節(Diwali)。
安華就話,莫迪因為印度國內正值排燈節高峰期,所以改為視像出席。呢個理由表面合理,但冇平息外界嘅質疑。畢竟,莫迪過去多次都喺節日期間兼顧國際行程。今次峰會恰逢特朗普亞洲行首站,佢喺吉隆坡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仲出席多場雙邊會談,令整個峰會星味十足。
特朗普喺白宮舉行排燈節活動時提到,佢同莫迪「有好嘅對話」,仲話印度會「逐步停止」購買俄油。「我哋關係非常好,佢哋已經減少從俄羅斯買油,仲會繼續減。」特朗普話。莫迪其後感謝特朗普嘅節日問候,但無正面回應有關石油或關稅問題。
印度國內反對派就唔放過機會。國大黨領袖拉梅什(Jairam Ramesh)狠批莫迪:「同特朗普走得太近,風險好大。」佢指出,特朗普多次喺公開場合講「阻止咗印巴戰爭」,呢啲言論反而令莫迪尷尬。甘地(Rahul Gandhi)更直言:「莫迪驚特朗普。」認為莫迪任由美國總統替印度講政策,反映印度外交自主性受損。
回顧年初,莫迪同特朗普喺白宮熱情擁抱,當時外界以為兩人會延續昔日「好兄弟」關係。不過,特朗普政府新一輪關稅政策波及印度,鋼鐵、紡織等出口產品被課25%懲罰性關稅,令印度企業叫苦連天。八月時,美方再指印度購買俄油等於資助莫斯科戰爭機器,稅率再加至50%,印美關係急速降溫。
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宣布制裁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並警告外國銀行若同佢哋交易會面臨次級制裁。呢項措施令印度煉油廠進退維谷,因為俄油長期係印度最大進口來源。分析指,制裁實際影響要睇美方執行力度,但油價已升咗5%。
印度外交部強調,會以「能源獨立」為首要考慮,並同美方保持溝通。不過,能源分析師裡托利亞(Sumit Ritolia)就話,印度短期內唔可能完全停買俄油。數據顯示,印度自2021年起俄油進口量激增近19倍,俄羅斯早已成為印度最大原油供應國。現時莫迪政府正面對兩難:一邊要顧及與俄羅斯嘅長期合作,另一邊又唔想激怒美國。
莫迪缺席東協峰會,表面係節日理由,實際卻可能係避免與特朗普「握手言歡」嘅政治算盤。呢場外交「玩失蹤」事件,反映印度喺大國博弈之間進退維艱。隨住11月制裁期限逼近,印美關係未來點走,將直接牽動全球能源市場同亞洲地緣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