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昨日表示,美國同中國即將達成一項重要貿易協議,以避免關稅問題引發嘅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協議內容涉及中國嘅稀土出口管制同美國大豆出口恢復,目的係為咗緩解兩國貿易緊張局勢。貝森特喺馬來西亞吉隆坡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談後,接受美國廣播公司 (ABC) 《本周》節目訪問時透露消息。
佢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嘅立場,其實已被擱置。作為交換條件,中國同意延後實施稀土出口限制。貝森特表示,中方會「推遲一年並重新審查」有關措施。由於稀土係製造高科技產品、電動車電池同國防設備嘅關鍵原材料,而中國喺全球稀土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呢個讓步被視為防止供應鏈中斷嘅關鍵一步。
協議達成之際,特朗普正展開亞洲之行,預計將喺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貝森特預料兩國領導人會喺峰會上正式宣佈協議,鞏固雙邊貿易關係穩定。佢強調,協議唔單止可避免關稅戰升級,仲會為美國農民帶來實際利益。
貝森特喺訪問中特別提到,中國承諾向美國農民「大量」採購大豆。中國曾經係美國最大嘅大豆出口市場,但喺近年貿易爭端中暫停咗相關訂單,對美國農業部門造成沉重打擊,特別係特朗普嘅農業州支持者。佢表示:「當協議正式公佈時,我相信我哋嘅大豆種植戶一定會非常開心。」佢又補充,呢項採購承諾可為美國農民提供重要經濟支持,修補因關稅戰受損嘅出口市場。
過去幾年,美國農民作為特朗普嘅重要票倉,一直承受貿易衝突嘅壓力。高關稅令對華農產品出口銳減,唔少農民陷入經濟困境。貝森特同何立峰嘅會談被視為雙方尋求緩和關係嘅關鍵一步。分析認為,中國恢復採購美國大豆除咗穩定美國農業經濟外,亦顯示出北京喺貿易談判中展現一定靈活性。
貝森特進一步指出,呢項協議係雙方喺經濟同地緣政治層面嘅妥協結果。推遲稀土出口管制可為美國及其盟友爭取時間,去建立更分散嘅供應鏈、減少對中國嘅依賴;而中國恢復大豆採購,則顯示其願意配合穩定市場、緩解糧食安全憂慮。
呢項協議出現喺中美關係反覆起伏嘅背景下。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對華政策一直喺強硬同務實之間搖擺。貝森特作為財長,喺談判中扮演咗關鍵角色,佢嘅言論反映美方希望以談判取代對抗,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之際穩定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