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戰氣氛逐漸升溫,焦點已經從退選轉向誰會出戰。根據傳媒報道,民建聯今屆出手猛烈,計劃派出多達二十六人,遍佈十個地區選區、五個功能界別及八個選委界席位,幾乎全線壓境。另一邊廂,新民黨亦完成部署,中委會已授權主席葉劉淑儀與副主席黎棟國拍板名單。據悉,新民黨的參選人數將由上屆的五人增至七人,其中六人會參加地區直選,一人留守選委界。
外界早前盛傳葉劉會受「七十大限」影響退場,如今消息幾乎塵埃落定。年屆七十的葉劉和黎棟國同樣不會再參選,而副主席容海恩亦傳出因個人原因「有障礙難克服」,料今屆止步。換言之,新民黨現有六名議員中將有三人離場,形成「六走三」的局面。這意味新民黨面臨結構性換血,能否順利交棒成為黨內最大考驗。
在此情況下,消息指選委界議員陳家珮將「轉跑道」,代替葉劉出戰港島西直選。陳家珮過去曾任南區區議會海怡西區議員,擁有多年地區服務經驗,並曾兩度以高票當選,屬黨內實戰派。她今次預料會迎戰民建聯陳學鋒、工聯會郭偉強、自由黨楊哲安及離島區委任議員余漢坤。港島西的戰況勢必激烈,新民黨和工聯會爭奪第二席位的機會最大。
另一邊廂,獲葉劉「打救」的李梓敬將在新界東北爭取連任。該區預期形成五人混戰,除他外,尚有民建聯主席陳克勤、民思政策研究所的黃頴灝、工聯會古偉冰及無黨籍的鄧肇峰。面對強敵林立,李梓敬的重點是穩守既有票源,並爭取更多中間選民支持。
新民黨今屆亦大幅調整區域布局。屯門地區委員甘文鋒將代表黨出戰新界西北,挑戰涵蓋屯門及元朗東南的選區。甘文鋒從政十年,早在2015年屯門區選以過半票數勝出,被視為黨內新星。至於將軍澳北區議員陳志豪則會出戰新界東南,他在2023年區選以一萬零九百五十二票險勝民建聯溫啟明,今次要將戰線由將軍澳擴展至沙田,挑戰更大。
港島東選區方面,去年參選的廖添誠已加入政府任創科及工業局政治助理,今屆由郭浩景接棒,他現任東區委任議員,在北角及西灣河均設有辦事處,地區根基穩固。至於荃灣區委任議員張文嘉,則會出戰新界西南,她的辦事處位於馬灣。新界西南涵蓋葵青及荃灣,工業區與住宅區混雜,張文嘉需快速建立議題定位,才能突圍而出。
在選委界方面,新民黨現時有三名議員,但今屆只派出一人參選,預料是何敬康。他在2022年補選中勝出,近年以關注體育總會治理聞名,亦曾就交通政策多次發聲,包括高齡司機體檢、網約車發牌及偽造港澳車牌事件等,形象專業務實。
從整體部署看,新民黨由五人增至七人,顯示出黨內希望在換血同時擴張版圖。然而,在民建聯大軍壓境之下,新民黨要突圍而出並不容易。民建聯在部分選區甚至同區派出兩隊人,形成「疊馬」搶票,若協調不當,或會削弱整體票效。新民黨要在夾縫中求存,關鍵在於能否把區議會基層網絡轉化為立法會動員力,並以鮮明議題差異化取勝。
葉劉、黎棟國、容海恩的退場,標誌新民黨進入後葉劉時代。這次選舉不單是席位之爭,更是一場品牌接班戰。能否讓新面孔在議會中站穩腳跟,將決定這個中型政黨能否在建制陣營中維持存在感。新民黨今次出戰七席,看似擴張,但實際上每一席都充滿變數,成敗將在投票日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