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解放軍戰機喺南海空域接近澳洲偵察機時放出信號彈,澳洲政府已就事件向中方提出外交抗議。呢宗事件再一次突顯雙方軍隊之間隨時發生危險碰撞嘅風險。
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昨日披露,一架解放軍蘇-35戰機喺南海上空逼近執行例行巡航任務嘅澳洲P-8A海上巡邏機,期間發射咗多枚信號彈,其中兩枚「極之接近」澳方飛機,造成嚴重安全隱憂。馬爾斯強調,呢次遭遇「極不安全又唔專業」,雖然澳方機組冇受傷,但情況危險,隨時可能出意外。
佢喺受訪時講,澳洲偵察機當時係依照國際法喺國際空域飛行,中方戰機突然逼近並發射信號彈,係違反國際航空安全規範。澳方機組迅速應對,確保安全脫險,但馬爾斯拒絕透露信號彈距離P-8A嘅具體數據,只表示:「雖然冇造成損失,但危險就係危險,結果隨時會唔同。」澳洲政府已透過駐北京大使館同外交渠道,喺堪培拉同北京兩邊同步提出正式抗議,要求中方調查事件並防止重演。
呢並非兩國軍隊首次出現緊張對峙。過去幾年,中方戰機亦試過喺澳洲軍機附近投放箔條干擾,甚至有一次喺澳洲潛水員進行作業時啟用高功率聲納,導致人員身體不適。馬爾斯形容,今次事件係「連串不專業行為嘅最新一宗」,又強調澳洲會繼續公開披露類似事件,以保持透明度同清晰立場。佢話:「最重要係雙方保持清楚溝通,採取明確行動。」
事件發生喺微妙時刻,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正飛往華盛頓,準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馬爾斯拒絕透露事件發生日期,但承認「唔係第一次」,並指澳方已建立標準程序應對,包括即時報告、外交交涉同公開聲明。此舉除咗展示中國軍方挑釁行為,亦顯示澳美同盟正加強印太協調。
隨住中方加強南海巡邏,澳洲亦加緊同盟友合作。近年與美國、英國、日本、菲律賓等國頻繁舉行聯合軍演,包括「護航聯盟」(Talisman Sabre)同「邊緣行動」(Operation Gateway)等,以確保南海航道自由。呢啲行動激起中國不滿,北京多次指責澳洲「干涉內政」、「挑釁主權」。馬爾斯回應話,澳洲會繼續根據國際規則運作,確保國防人員安全。
國內反應亦相當強烈。反對黨外交事務發言人卡什(Michaelia Cash)形容事件「完全唔可以接受」,並促請總理利用改善中澳關係嘅契機,要求中方停止挑釁。佢警告,如果唔採取強硬立場,澳洲軍人安全會持續受威脅。分析認為,呢次事件可能加劇中澳緊張,亦被視為中國對澳美同盟嘅警告。
中國方面迅速反駁。解放軍南部戰區空軍發言人李健健大校19號表示,「澳洲P-8A軍機未經批准非法進入中國西沙領空」,中方依法採取「跟蹤監視、有力反制、警告驅離」。佢指責澳方「嚴重侵犯主權,極易引發海空意外」,並強調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西沙群島(帕拉塞爾群島)主權爭議一直係南海緊張焦點。中國主張擁有完整主權,但越南同台灣亦提出聲索。多數國家唔承認中國嘅「九段線」主張,根據2016年海牙仲裁裁決,認為冇法律依據。澳方重申,P-8A當時喺國際空域飛行,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事件再次突顯南海戰略地位。每年有超過五萬億美元嘅貿易經過,任何軍事誤判都可能引發區域危機。專家警告,中澳軍事遭遇愈趨頻密,升級風險高企。馬爾斯呼籲中方遵守國際規範,避免「危險操控」。隨住澳、美、日、菲加強聯合巡航,北京或會進一步擴大軍事存在,形成惡性循環。
澳洲國防部強調,會繼續監測南海情勢,並同盟友共享情報。馬爾斯指,公開事件係「更大戰略一部分」,用以迫使中方改變行為。隨住阿爾巴尼斯訪美展開,呢次事件預料會成為澳美峰會焦點,進一步強化印太「自由開放」承諾。不過,中方強硬立場意味對峙短期內難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