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8日,全國再次被一片聲勢浩大嘅抗議浪潮席捲。「無王日」(No Kings)示威活動捲土重來,估計超過2,700個城鎮近700萬人一齊行出街頭,「鬧爆」現任總統特朗普嘅施政手法「似足獨裁君主」。今次係繼今年六月特朗普生日兼美軍建軍紀念日首次大型示威之後,規模更大、範圍更廣嘅一次全國性動員,有政治學專家甚至形容,呢次可能係美國近代史上,數一數二嘅大規模抗議。
喺最矚目嘅大城市,好似紐約嘅時代廣場(Times Square)同埋華盛頓嘅國會山莊(Capitol Hill),人潮「逼爆」幾條街。示威者好多都係一家大細,帶埋小朋友甚至寵物,佢哋高舉自製嘅標語,上面寫住「We are not subjects」(我哋唔係臣民)、「No King. No KKK. No Fascist USA.」(唔要國王、唔要三K黨、唔要法西斯美國)等口號,氣氛雖然熱烈但大致和平,警察喺現場都係低調戒備,未見有大型衝突或拘捕行動。
呢場「無王日」示威嘅矛頭,主要係指向特朗普政府喺第二個任期內被指愈發「離譜」同「霸道」嘅「威權主義」傾向。
遊行發起團體,包括「Indivisible」(不可分割)同埋「MoveOn」等進步派組織,佢哋「力數」特朗普幾大罪狀:一、無視法院裁決,強推移民同「驅逐出境」行動;二、利用總統權力,對政敵進行「秋後算帳」式嘅檢控;三、喺聯邦政府停擺(Federal Shutdown)嘅情況下,挑戰國會同司法機構嘅「權力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核心價值。有示威者「火滾」咁話,特朗普嘅所作所為,簡直係「將美國推向獨裁火坑」。
雖然示威主題「咁沉重」,但各地集會嘅氣氛卻出乎意料地輕鬆,好似一場大型「嘉年華」。喺紐約,有示威者將自己扮成「自由女神」,亦有人將特朗普嘅樣貌同朝鮮領袖金正恩嘅合成照高舉,寓意「君主世襲」嘅諷刺。喺波特蘭,有活動人士著住綠色嘅充氣青蛙裝,以反諷白宮將抗議者「屈」做「無政府主義者」嘅說法。
參與者嘅廣泛性亦係今次遊行嘅「亮點」。唔單止係一向反對特朗普嘅民主黨支持者同進步派,連一啲本身支持共和黨嘅地區,例如南加州嘅活蘭希爾斯(Woodland Hills),都有數百名居民「出嚟」集會,反映出對特朗普強勢執政嘅憂慮,已經跨越咗傳統嘅政治光譜。
但同時,今次示威得到國際社會嘅廣泛聲援。喺歐洲,包括倫敦、柏林、馬德里同羅馬,甚至加拿大嘅多倫多,都有當地居民同海外民主黨人「搞」起集會,高喊「No Tyrants」(拒絕暴君)口號,「撐」美國嘅抗議者。
總括而言,呢次「無王日」示威唔單止係單純嘅反對一個總統,更係美國民間對國家民主制度可能走向威權嘅一次「大聲疾呼」。雖然有政治學者話,一兩次遊行「未必」會即刻改變特朗普嘅政策,但佢哋相信,呢股強大嘅民間力量,會持續施壓,為未來嘅國會選舉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