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好房子」政策助推樓市 專家:二手樓自生自滅
內地「好房子」政策助推樓市 專家:二手樓自生自滅

北京當局近期全力推行「好房子」建設,強調安全、舒適、綠色、智慧慨新樓概念,短時間內確實帶動咗新樓銷售回暖。不過,政策雖然令開發商「起死回生」,卻同時對二手樓市場造成沉重衝擊。有地產專家直言,如果政策未能形成帶動效應,最終只會令二手樓被市場淘汰,陷入「自生自滅」局面。

 

據內地財經媒體報道,「好房子」產品已經成為近期中國樓市嘅主角。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10月1日至8日,北京、深圳同上海新樓嘅日均成交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52%、22%同3%。多個城市樓盤重現排隊睇樓場面,開發商宣傳攻勢鋪天蓋地。

 

「好房子」呢個概念係喺今年3月5日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全國推動興建「安全、舒適、綠色、智慧」住宅。隨後,成都、北京、廣州、上海等地都陸續公布配套指引,規範樓宇高度、實用面積同得房率等設計標準,試圖以高質量新樓重塑市場信心。

 

喺房地產行業普遍面臨庫存壓力之下,「好房子」被視為開發商嘅「特效藥」。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嘅數據,8月至9月間,全國重點30個城市新盤開售後去化率都有顯著回升,尤其係上海、成都、杭州等地,平均銷售率超過六成,成都部分樓盤甚至賣到清盤。分析認為,政府推出「好房子」概念,某程度上係為咗刺激樓市信心、幫助房企去庫存,同時穩定土地財政收入。開發商紛紛以「綠色科技住宅」、「智慧社區」、「超高實用率」等賣點搶佔市場。

 

然而,「好房子」熱潮之下亦浮現唔少亂象。部分開發商為咗迎合市場宣傳,打出「得房率超過100%」等誇張口號。據了解,有業者為咗達標,暗地度搞違規改造,包括將陽台封閉變房間、設備平台偷換用途、降低飄窗高度,甚至擠佔公共空間增加室內面積。專家指出,呢類手法其實係變相減價,對舊樓同二手樓市場造成明顯打擊。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地產營運研究所前所長蔡為民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分析,最理想嘅情況係新樓熱賣可以帶動二手樓銷售,好比「一手拉動二手」。例如同樣地段下,如果新樓價格係中古屋幾倍,消費者自然會轉向買舊樓,形成市場平衡。

 

不過,現實情況卻唔樂觀。蔡為民指出,目前上海大約有40萬間二手樓掛牌出售,供過於求,數量仲持續上升。佢話,當前市場上新成屋嘅吸引力太強,反而令舊樓變成「被邊緣化產品」。佢直言,「有好房子,就等於政府自己將中古屋標籤成壞房子。」

 

佢認為,如果新樓帶唔起二手樓銷售,最終就係放棄二手市場,任其自生自滅。原因在於,新樓盤關係到地方政府賣地收入,能直接貢獻財政;但二手樓交易對政府嚟講,只得少量稅收,誘因唔大。

 

蔡為民又指出,中美貿易戰令市場前景更添不確定性。美國喺10月14日對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而11月1日美方計劃對中國加徵100%關稅嘅變數,亦令買家普遍採取觀望態度。

 

目前中國樓市處於尷尬局面:新樓靠政策與宣傳短期爆紅,但整體購買力未恢復,中古屋市場被冷落,成交量雪崩。蔡為民警告,若「好房子」政策變成單純追捧新樓、壓死舊樓,最終只會令二手樓兩極化、資產凍結,進一步削弱民間消費動力。

發佈時間: 2025年10月17日 16:3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