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美中貿易緊張急速升溫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喺華盛頓召開記者會,公開狠批中國上星期宣布嘅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直言呢個舉動等同「中國同全世界對抗」,強調美國同盟友「唔會畀人指揮,亦唔會畀人控制」。就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期間,美方高官呼籲盟友團結應對北京嘅經濟脅迫。
貝森特喺會上指出,中國嘅出口限制「係一個明確訊號,提醒我哋嘅盟友要團結……唔好畀北京嘅官僚主導全球供應鏈。」佢話,稀土元素係電動車、風力發電機、醫療設備同先進武器系統嘅關鍵材料,而中國掌握全球超過八成供應,呢次管制勢必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穩定。貝森特仲透露,中國官員以「假期延誤」為由通知美國汽車企業稀土磁鐵出貨放慢,被視為對美方施壓嘅試探行動。佢警告,如果北京繼續推行呢啲措施,美方已準備反制,包括對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加徵關稅,但前提係歐洲盟友如德國、法國同英國一齊參與。貝森特強調:「我哋仲有好多強硬手段,但唔想咁做,我相信中國仲願意對話。」
貝森特同美國貿易代表格裡爾(Jamieson Greer)一齊出席記者會,兩人罕有地點名批評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貝森特指李成鋼今年八月「 不請自來」訪美,態度「非常無禮」、「自以為係戰狼」,仲講出好多「挑釁性說話」,同其他中方談判代表完全唔同。據指李成鋼曾威脅,如果美國實施向中國船隻徵收港口費,將會引發「全球混亂」。呢項港口費措施本週正式生效,目的係向中國海運業施壓,增加北京嘅物流成本。格裡爾補充,李成鋼嘅行為違反咗雙方喺日內瓦、斯德哥爾摩同馬德里幾輪會談中建立嘅互信,嗰啲談判原本由貝森特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主導,希望延長貿易休戰期同保持稀土供應順暢,但李成鋼反而成為「破壞性人物」。
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日回應記者提問時話:「你哋而家就身處貿易戰之中。」佢指,如果冇關稅作為反擊手段,「就會畀人睇穿我哋乜都唔係。」特朗普揚言,11月1號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令現行平均稅率超過三倍上升。呢係佢上任以嚟最激進嘅貿易措施之一,目標係回應中國上週五公布嘅稀土管制細則。
貝森特其後喺CNBC訪問中話,美方正籌劃關稅同出口管制方案,但無意升級衝突,希望中方撤回稀土措施。佢表示,美方可能願意延長貿易休戰期(現時六個月,已多次延長90日),以換取北京延後實施管制,「一切都會喺未來幾週談妥,喺雙方領導人喺韓國會晤前敲定。」特朗普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十月底喺韓國峴市舉行峰會,被視為化解危機嘅關鍵時刻。
格裡爾亦指出,中國計劃十二月實施嘅稀土管制將對全球造成嚴重衝擊,「呢唔係等比例報復,而係一種對全球所有國家嘅經濟脅迫。」佢形容此舉係「全球供應鏈權力奪取」(global supply-chain power grab),呼籲G7國家一齊反制。由於中方新規仍未正式實施,美方亦未啟動100%關稅,雙方仍有迴旋空間。格裡爾話:「雙方嘅措施都只係草案階段,我哋預期中國最後唔會落實。」
稀土係一組17種化學元素,包括鑭系元素、鈰同釔等,廣泛應用喺高科技產業。中國控制全球約九成稀土開採同加工能力,長期被指利用呢個優勢作地緣政治槓桿。貝森特喺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話,北京經濟陷入衰退,試圖「出口衰退」,透過稀土政策拖低全球增長以緩壓力。佢話美國唔想同中國脫鉤,但如果北京證明唔可靠,「世界就會被迫與中國脫鉤」。特朗普政府現正推動產業政策,包括投資稀土企業、建立戰略儲備、設價格下限以對抗中國傾銷。貝森特透露,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機構有意參與戰略儲備計劃,以確保美國電動車同國防領域自給自足。
美中貿易摩擦自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就再度升溫。自五月起,雙方喺日內瓦、斯德哥爾摩、馬德里同米蘭舉行四輪高層會談,曾達成初步休戰協議,恢復稀土磁鐵供應、降低部分關稅。不過中國上週嘅新公告被美方視為違約,引發股市波動,道瓊指數喺10月14號下挫超過300點。分析認為,今次爭端唔止係經濟問題,仲涉及戰略層面,例如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間接支援烏克蘭戰事。貝森特呼籲歐盟夥伴一齊對中國石油進口加徵關稅,預料G7財長會議會討論凍結俄羅斯資產援助烏克蘭防務。
雖然語氣強硬,貝森特仍對前景抱持樂觀,稱特朗普同習近平之間嘅私人信任係避免衝突升級嘅關鍵。佢喺福斯商業頻道節目中講:「美國正推動世界和平,但中國卻資助戰爭。」中國商務部則反駁,美方嘅港口費同關稅威脅係「虛偽」,強調稀土管制屬正當防禦。隨住韓國峰會臨近,全球焦點都喺兩國能否重啟談判,避免貿易戰全面爆發。專家警告,若談判破裂,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物價,而中國出口業亦會受到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