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議院將喺10月16日討論是否恢復義務兵役制,呢個議題因為近期地緣政治緊張而備受關注。民調機構Forsa進行嘅調查顯示,有54%德國民眾支持恢復針對聯邦國防軍嘅義務兵役制,41%反對,仲有5%未表態。結果反映咗社會對強化國防政策嘅普遍支持,但唔同群體之間嘅意見分歧,為即將展開嘅國會辯論提供咗重要民意基礎。
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近期積極推動新嘅志願兵役改革,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聯邦國防軍,應對兵力不足嘅問題。不過,如果志願招募效果唔理想,恢復徵兵制可能成為必要選項。民調顯示,基民盟同基社盟選民支持度最高,有74%贊成恢復徵兵,反映出該黨選民對加強國防嘅共識。社民黨選民中,有58%亦支持,但比例略低。其他政黨選民意見就較為分散,有啲人持保留態度。
年齡層面嘅差異亦顯示出議題嘅複雜性。60歲以上嘅長者最支持恢復義務兵役制,有61%贊成,佢哋多數成長於冷戰時期,對軍事義務有較深嘅認同感。相反,18至29歲嘅年輕人當中,有63%反對徵兵,呢個群體最可能受到政策影響,佢哋擔心會影響個人自由、職業發展同教育機會。呢種世代分歧顯示,政府推行任何徵兵政策都要小心平衡唔同群體嘅利益。
德國喺2011年7月暫停義務兵役制,但法律上並無廢除,只係「凍結」咗。當時政府改用全志願制,希望建立一支更專業化嘅軍隊。不過,隨住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事件影響,德國重新審視國防能力。現時聯邦國防軍面臨兵源短缺,志願制成效有限,促使政府重新考慮徵兵制。皮斯托里烏斯多次強調,德國需要一支能應對現代威脅嘅軍隊,而民調結果顯示,多數民眾都認同呢一點。
恢復義務兵役制除咗係國防政策轉向,亦會對社會、文化同經濟造成深遠影響。對年輕人嚟講,徵兵可能打亂職業或學業計劃,呢亦係反對聲音較高嘅原因之一。不過,支持者認為,義務兵役有助培養紀律同責任感,仲能夠加強社會凝聚力。隨住議會辯論即將展開,政府需要喺民意支持與實際執行挑戰之間取得平衡。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呢項民調已經反映出,德國社會對國防議題嘅關注正不斷上升,義務兵役制嘅討論勢必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