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樓市崩潰      一線城市消費斷崖式下滑     《人民日報》急出文控制輿論
內地樓市崩潰 一線城市消費斷崖式下滑 《人民日報》急出文控制輿論

北京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8月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4%,創近年來單月最大跌幅,1至8月累計下降5.1%,呈現斷崖式下滑態勢。相比之下,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1至8月累計增長4.6%,北京消費表現遠遜於全國平均水平。與此同時,官方媒體《人民日報》連續五日刊登文章,呼籲民眾提振信心,強調唔可以因局部困難否定整體經濟形勢。

 

中國消費市場出現明顯結構性分化。據《第一財經》引述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嘅分析,一線城市消費增速明顯落後於二、三線城市,呢個趨勢自2024年起愈見突出。北京消費數據尤其嚴峻,8月零售總額同比跌11.4%,1至8月累計降幅達5.1%。上海情況略有改善,8月零售總額同比升13%,但1至8月累計增幅僅3.7%,仍低於全國平均。其他一線城市如廣州、深圳同樣面對消費乏力挑戰,反映一線城市消費疲軟已成普遍現象。

 

多重因素導致一線城市消費低迷。房價持續下跌削弱咗居民財富效應,直接影響消費意願。北京等城市樓市疲軟,居民購房負擔沉重,消費能力受限。同時,裁員、降薪進一步壓縮咗購買力,部分企業縮減規模或轉型,令白領同高收入群體收入下降甚至失業。此外,部分行業嘅嚴格監管同限制措施抑制市場活力。北京常住人口減少、社會團體消費走弱,都令市場更顯疲弱。以餐飲為例,2025年1至8月北京餐飲收入同比跌約6%,零售業銷售額亦錄得負增長,顯示居民信心不足、經濟壓力加劇。

 

面對經濟形勢挑戰,《人民日報》連續五日發文,試圖引導輿論、穩定民心。日前發表嘅〈從雙節假期看中國經濟新亮點新機遇〉形容,十幾億人在八天長假中踏上旅途,尋找「詩與遠方」,展現「流動中國」嘅蓬勃活力,以正面敘事突顯經濟積極面。另一篇〈深刻認識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嘅內在邏輯〉則強調,中共長期執政避免咗西方多黨制嘅政策短視,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錨」,認為中國經濟具備長期向好基礎。而〈科學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經濟發展態勢〉就承認內需不足、物價低迷等挑戰依然存在,傳統行業及部分從業人員「日子可能難過啲」,但強調唔可以因局部困難否定整體經濟形勢,呼籲民眾理性看待當前挑戰。分析認為,呢批文章既有穩定市場預期嘅目的,亦為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前鋪路造勢。

 

雖然官方試圖以正面宣傳提振信心,但一線城市消費嘅斷崖式下滑反映出深層結構性問題。樓市低迷、就業壓力加大、政策限制等因素短期內難以逆轉。沈建光建議政府採取更大力度政策支持,例如放寬消費限制、穩定樓市、促進就業。專家進一步指出,應針對一線城市特點推動差異化政策,例如減稅、補貼刺激消費,加快傳統行業轉型、扶持新興產業,先至可以有效應對挑戰。不過,目前政策多聚焦宏觀調控,針對一線城市消費疲弱嘅具體措施仍然不足。

 

北京等一線城市消費嘅急跌,突顯中國經濟復甦面臨嘅結構性困局。全國消費數據雖仍見增長,但一線城市與其他地區嘅差距越拉越大。《人民日報》連日發文雖能穩定市場預期,但單靠輿論引導難以解決根本問題。未來,中國經濟要真正恢復活力,需喺穩樓市、促就業、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採取更精準政策,先有望重振一線城市消費,推動經濟全面復甦。

發佈時間: 2025年10月07日 14:27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