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喺弗吉尼亞州匡蒂科海軍陸戰隊基地召集高級軍事領導人,發表一場充滿爭議嘅演講。他提出一份十點計劃,旨在徹底改造美軍嘅政策、理念同文化,影響超過200萬名現役軍人。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同赫格塞斯一齊出席呢場罕見聚會,強調要終結領導層嘅政治正確同「覺醒」文化,甚至提議將美國城市用作武裝部隊嘅訓練場。
赫格塞斯喺演講中直言不諱咁批評過去嘅軍事政策:「長期以嚟,我哋因為錯誤原因去提拔咗太多穿軍服嘅領導人,基於種族、性別配額,甚至係所謂嘅『歷史性首次』。」佢批評呢種做法令五角大樓「能力更差,殺傷力更低」。
佢同時大力推廣自己同特朗普一貫強調嘅「戰士精神」,以及「以實力換和平」嘅理念,將會成為軍隊新方向。
「唔再攪身份月、DEI辦公室同著裙嘅男人。唔再有氣候變遷崇拜,唔再有分裂、干擾或者性別錯覺。唔再有碎片,」佢宣稱。
其中一個演講核心係恢復軍事體能標準。赫格塞斯表示:「任何經過驗證嘅體能標準被改變嘅地方,特別係自2015年以嚟,為咗確保女性能夠獲得資格而改變嘅作戰武器標準,都必須恢復返原來嘅水平。」佢澄清,呢唔係針對女性服役,而係要確保每個指定作戰部隊職位都回歸「男性嘅最高標準」。佢補充:「如果女性能勝任,咁就最好。如果唔得,就係咁。如果意味住某啲戰鬥崗位冇女性能夠勝任,都係咁。呢唔係我哋嘅初衷,但結果可能會係咁。」
背景顯示,2015年時任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下令所有軍事職位向女性開放,呢項改變基於三年研究,承認數以千計女性已經喺伊拉克同阿富汗戰場服役,其中唔少人受傷或犧牲。卡特當時強調,軍方無法承受排除一半人口嘅後果,任何符合標準嘅男女都應該服役。不過,特種作戰部隊調查指出,女性喺精銳部隊嘅體能同智力水平可能不足,恐怕會削弱效能。
伊拉克戰爭老兵、前戰鬥直升機飛行員班尼(Jenny Banning)就表態支持赫格塞斯嘅觀點。佢喺電郵中寫道:「呢個係我2001年成為海軍飛行員時秉持嘅標準。呢個飛行員標準,對所有人有益,包括符合呢一普遍要求嘅女性。佢令大家都知道,每位飛行員都具備參戰所需嘅身心素質,唔會令任何人面臨過度風險。」
赫格塞斯仲質疑90年代嘅軍事改革:「1990年嘅軍事標準係咩?如果改變咗,請解釋原因。係因為戰鬥形勢變化所需,定係因為追求其他優先事項,基於性別或者軟化咗嘅原因?」1991年前,法律禁止女性執行飛行作戰任務同喺海軍作戰艦艇服役。海灣戰爭後,國會廢除咗呢啲限制,到1994年,女性可以擔任大部分唔涉及直接地面作戰嘅職務。前海軍陸戰隊檢察官索利斯(Gary Solis)就認為,呢啲係必要調整,可以增加徵兵同緩解種族矛盾,佢唔覺得削弱軍力。
另一個焦點係軍隊肥胖問題。赫格塞斯直言:「坦白講,見到作戰編隊,甚至任何編隊入面有肥胖士兵,會令人厭倦。同樣,見到肥胖將軍同海軍上將喺五角大廈大堂,或者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嘅指揮部出現,都係完全不可接受。呢個形象好差。」研究顯示,美國17至24歲年輕人當中,有四分之三因為超重等原因唔符合服役資格,而超重係最大障礙。2016年,海軍曾放寬體脂限制,為咗留住人才,當時海軍部長馬布斯(Ray Mabus)解釋,呢係基於現實嘅調整,而唔係降低標準。
赫格塞斯強調軍隊嘅核心係「殺人毀物」:「你以殺人、破壞為生。你政治唔正確,也未必適合上流社會。」佢呼籲透過持續訓練施加「壓倒性懲罰性暴力」,徹底摒棄「覺醒」文化。自上任以嚟,佢已經裁減咗多名高級軍官,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人,理由係佢哋係舊文化嘅受益者,難以改變。
批評聲音亦隨即響起。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科恩(Richard Kohn)指,咁樣係貶低咗軍隊嘅訓練同效能:「佢哋打過仗,亦一直採用同適應非常複雜嘅武器系統。我哋擁有非常致命嘅武裝部隊。」密蘇里大學教授貝斯特(Rebecca Best)亦指出,現代軍隊唔淨係打仗,仲需要外交同解決問題,多元化係有幫助嘅。
不過,女性退伍軍人群體強烈反駁。軍隊婦女行動網絡主席卡德內爾(Elisa Cardnell)表示,戰鬥崗位標準從未降低,對男女一致。曼寧上校(Lorrie Manning)話,女性已經證明咗能力,如果唔合格,早就出現爭議:「從來冇單獨嘅男性同女性標準,當女性進入戰鬥崗位時,就設立咗一個標準,而我哋一直遵守到而家。」眾議員謝裡爾(Mikie Sherrill)更質疑會議嘅真正目的,認為只係用嚟展示權威。
不過,一啲共和黨女性議員就表態支持赫格塞斯。愛荷華州參議員恩斯特(Joni Ernst)表示,佢嘅言論恰當,作戰標準應該統一。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梅斯(Nancy Mace)就讚揚擺脫DEI,強調軍隊應該以任務為先。中校比格斯(Sherry Biggs)亦支持回歸卓越標準。
呢場演講引發咗新一輪有關女性喺軍隊角色嘅爭論。赫格塞斯嘅提名當初亦因類似言論險些受阻,但最終獲得確認。特朗普總統力挺呢啲改革,強調軍隊必須聚焦戰備,而唔係社會議題。隨住改革推進,軍隊內部多元化同效能之間嘅平衡,將成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