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喺國軍日發表講話,宣布2026年國防預算將較前一年增加8.2%,總額達到66.3兆韓圜(約新台幣1.4兆元)。佢強調,韓國必須加強自身防衛能力,確保和平同繁榮,並且將重點投資喺無人機同機器人等尖端軍事科技,以應對日益複雜嘅全球安全挑戰。
李在明喺首爾舉行嘅國軍日紀念活動上表示,當前全球合作同共享繁榮嘅勢頭減弱,國際局勢進入咗一個衝突加劇、各國更注重自身利益嘅時代。佢話:「為咗捍衛大韓民國嘅和平同繁榮,我哋唔可以依賴任何外部力量,而係要靠自己嘅實力。」佢指出,堅實嘅國防能力係實現和平嘅基礎,反映咗韓國面對區域安全威脅時嘅堅定態度。
根據講話,2026年嘅國防預算增幅,主要用嚟提升軍事科技水平,特別係無人機同機器人技術,呢啲被列為重點投資領域。無人系統喺現代戰爭中愈嚟愈重要,能夠負責偵察、監視、精準打擊等任務,同時降低士兵嘅風險。韓國近年積極推進軍事現代化,無人機同機器人技術被視為提升國防自主性同作戰效率嘅關鍵。
李在明同時指出,韓國目前嘅國防開支已經係北韓GDP嘅1.4倍,顯示韓國軍事實力嘅優勢。不過佢強調,韓國唔係要尋求衝突,而係要透過強大嘅國防能力確保和平。佢講:「只有喺堅實嘅安全基礎上,我哋先可以同北韓展開有意義嘅對話。」言論突顯出佢嘅雙軌策略:一方面尋求外交接觸,另一方面持續強化軍事準備。
北韓近年持續進行導彈試射同發展核武項目,對韓國同周邊地區造成壓力。加上美中競爭加劇、俄烏衝突影響,韓國不得唔重新審視國防政策。政府認為,投資尖端科技唔單止可以提升軍事能力,仲能帶動國內科技產業發展。
除咗無人機同機器人,韓國仲計劃強化網絡戰能力同人工智能(AI)喺軍事上嘅應用。呢啲被視為未來戰爭嘅核心領域,韓國希望靠技術創新保持區域競爭力。同時,韓國亦積極加強同美國等盟友嘅軍事合作,確保技術同情報共享方面保持領先。
李在明嘅講話亦反映出對國際形勢嘅擔憂。佢提到全球供應鏈不穩定同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各國都更加注重自給自足同獨立防衛。作為高度依賴出口嘅經濟體,韓國必須確保經濟同安全兩方面嘅穩定。
值得留意嘅係,今次國防預算增加係喺經濟挑戰下作出嘅決定。全球經濟放緩、通脹壓力同國內財政壓力,都令預算分配更困難。但李在明強調,國防投資係長期和平同穩定嘅必要保障,政府會確保財政平衡,同時優先滿足國防需求。
國防部報告顯示,2026年嘅預算仲會用於提升現役部隊訓練、更新老化裝備、加強海空軍作戰能力,尤其係完善導彈防禦系統,並加大對潛艇同先進戰機嘅投資,以應對北韓導彈威脅。
消息喺韓國國內引起廣泛討論。支持者認為,加強國防預算同投資尖端科技係應對安全挑戰嘅必要舉措;批評者就擔心,軍費過高可能影響教育、醫療等民生投入。不過李在明重申,國防同民生唔係對立,強大嘅國防係經濟繁榮嘅基礎。
隨住2026年國防預算公布,韓國將加速軍事現代化進程。無人機同機器人技術唔單止會改變韓國嘅國防格局,仲可能對整個區域安全形勢帶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