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積極推動一項被稱為「中國版星際之門」(Stargate)嘅宏大計劃,透過擴建數據中心同加強網絡連結,試圖彌補晶片效能落後嘅劣勢,並更有效運用有限運算資源,挑戰美國喺人工智能(AI)領域嘅超級強權地位。據研究機構Epoch AI估算,美國目前掌握全球約四分之三嘅AI運算能力,而中國僅得15%。為咗縮窄差距,北京正加快鋪設AI基建,以提升喺全球AI競賽入面嘅實力。
今年3月,中國宣布喺西部偏遠地區大規模興建數據中心,專注於訓練大型AI模型;同時又喺大城市周邊建設新伺服器農場,主要針對AI模型推論,加快AI應用落地。當中,安徽蕪湖市一個佔地760公頃嘅「數據島」最受矚目,已經吸引15間企業進駐,總投資達人民幣2700億元(約379.44億美元)。雖然規模未及OpenAI、甲骨文(Oracle)同軟銀(SoftBank)合作、總額高達5000億美元嘅「星際之門」計劃,但蕪湖項目只係中國整體AI基建戰略之一環,反映靈活應對市場強勁需求嘅取態。有國企雲端公司主管透露,當地政府提供高達30%嘅AI晶片採購補貼,遠超其他地區,顯示中國全力衝刺AI基建嘅決心。
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國難以取得輝達(NVIDIA)等先進晶片,加上國內製造能力有限,令數據中心多依賴效能較低嘅國產晶片,或者透過黑市買入禁運嘅輝達產品。知情人士指,仲介網絡正喺全國擴張,協助企業取得受限晶片。美國企業研究所有研究員認為,中國正重新分配稀缺資源,務求最大化經濟效益,並以此思維規劃基礎設施。
中國採取區域化策略分散布局。蕪湖「數據島」服務對象包括華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同中國移動,覆蓋上海、杭州、南京同蘇州;內蒙古烏蘭察布數據中心支援北京、天津;貴州則對接廣州;甘肅慶陽則供應成都、重慶。呢種分散模式利用偏遠地區嘅閒置AI處理器,再靠技術整合提升效率。北京要求業者採用中國電信同華為技術,以轉接器、交換器、路由器同軟件方案,將西部數據中心嘅運算力串聯到東部,形成中央化嘅運算叢集。分析機構Jefferies指出,相比美國偏好多用移動伺服器,中國選擇技術串聯分散中心,以達至資源共享。
雖然多個小型舊式數據中心難以媲美大型先進設施,但華為正推廣其UB-Mesh聯網技術,聲稱可令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效率倍增。呢反映中國喺硬件受限下,試圖用軟件同網絡創新彌補不足。不過,晶片技術限制同分散式基建效率問題,仍然係中國必須面對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