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貝森特接受訪問時話,全球99%嘅高階晶片都靠台灣生產,對美國構成嚴重嘅國家安全風險,嚴重程度堪比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運,係幾十年來未見嘅危機。佢強調,特朗普政府一定要致力降低美國經濟嘅風險,並將呢個視為執政成敗嘅關鍵。如果喺2029年卸任前搞唔掂呢個任務,政府會被視為執政失敗。
講到特朗普政府透過《晶片法案》補助,取得英特爾10%股權嘅爭議,貝森特話,特朗普總統嘅目標係為美國人民創造財富,而唔係負債。佢解釋,政府畀補助英特爾時,必須確保美國納稅人能有回報。政府見到英特爾攞到資金支持,自然會諗點樣畀納稅人得到回報。呢個唔單止係資金分配嘅問題,仲係為咗確保美國喺關鍵科技領域嘅競爭力。貝森特強調,呢啲行動反映政府重視公共投資嘅回報,目標係為美國經濟帶嚟長遠利益。
當被問到會唔會進一步取得其他晶片公司,例如輝達嘅股權。貝森特表示,輝達而家財務穩健,營運表現良好,現階段毋須政府插手,唔需要政府資金支持,所以未傾到呢個提議。不過,佢唔排除政府對其他產業投資嘅可能性,例如造船業,顯示政府正評估多個關鍵領域,確保美國喺全球供應鏈中嘅穩定性同自主性。
貝森特特別提到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嘅問題,全球99%嘅高階晶片集中喺台灣生產,對美國嘅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佢將呢個風險同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運相提並論,當時阿拉伯國家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搞亂能源同經濟。佢警告,現時過分依賴台灣晶片,一旦因地緣政治或其他因素供應鏈斷裂,美國可能面臨嚴重嘅經濟同安全挑戰。半導體係現代經濟嘅命脈,應用喺消費電子到國防設備各個領域,萬一供應鏈出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為咗應對,特朗普政府將降低對外國晶片嘅依賴列為頭號任務。貝森特話,政府內部有支由特朗普親自帶領嘅團隊,堅信美國經濟嘅去風險化係執政核心目標。佢強調,政府正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例如透過《晶片法案》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鼓勵企業將生產線搬返美國,分散全球供應鏈。呢啲措施提升美國本土晶片製造能力,確保喺關鍵技術領域自給自足。
貝森特重申,特朗普政府唔會容許失敗,會全力以赴實現經濟去風險化嘅目標。隨住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越嚟越複雜,美國點樣喺未來幾年降低對外國技術嘅依賴,將係特朗普政府嘅重大考驗。佢表示,政府正密切關注半導體產業嘅進展,會繼續探索對其他關鍵產業嘅投資,確保美國經濟喺全球競爭中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