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政府採購冒牌飲用水風波之後,港鐵工程再度爆出欺詐醜聞。據爆料者揭發,港鐵東涌東站工程有分判商涉嫌以中國產「Beijing YiTong」磚材,冒充合約指定嘅德國品牌「YTong」,事件再一次暴露香港近年頻頻出現嘅採購漏洞。港鐵已下令拆除涉事磚材,並要求總承辦商徹查及提交報告。有評論直言,政府必須正視監管問題,否則香港恐怕會陷入「劣質化」嘅惡性循環。
涉事嘅東涌東站係東涌線延線嘅重要一環,目標係加強機場同市區之間嘅交通。工程今年6月開工,已經有兩道牆用咗冒牌磚。爆料人指出,分判商買入嘅「Beijing YiTong」商標設計同「YTong」幾乎一樣,明顯係有意「以假亂真」。港鐵接獲投訴後,隨即要求拆除,並指示總承辦商嚴格調查,確保工程符合合約規範。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就喺社交平台直斥,承辦商清楚知道港鐵驗收時主要檢查鋼筋同水泥等核心建材,而其他物料往往無人細查,正正俾咗騙徒可乘之機。他仲將事件同冒牌飲用水風波相提並論,批評供應商為咗賺差價鋌而走險,突顯監管嚴重不足。田北辰建議港鐵盡快設立舉報機制同黑名單制度,將不良承辦商踢出市場,以達到阻嚇效果。
同時間,冒牌水事件亦有新進展。港府證實,物流署署長陳嘉信今次招標,放棄咗原本嘅評分制,改為「價低者得」,結果令假水入咗場。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就喺網台節目狠批,認為做法直接令招標淪為醜聞,甚至話北京當局必定會留意。佢建議港府應該暫停涉事官員職務,並展開刑事調查,以示負責。
資深評論員劉銳紹亦撰文分析,直言近期一連串欺詐事件,其實反映出「政策傾斜」嘅副作用。他列舉咗近年其他例子,包括輸入高才涉假學歷、「雙非」學生雙重學籍、學校「借殼」開辦違規課程、內地司機無牌為平台載客等等,都揭示制度漏洞。劉銳紹指出,所謂「政策傾斜」係源自內地政治文化,類似房地產過度傾斜政策,最後造成「鬼城」堆積。香港同樣因配合大灣區政策、吸引人才等,削弱咗原有監管制度,令副作用不斷浮現。佢警告,若政府唔及早檢討同加強監督,亂象可能由零星變成常態,最終導致「金屋變敗瓦」。
港鐵冒牌磚材同假水事件,已經敲響香港公共採購同工程監管嘅警鐘。田北辰強調,黑名單同舉報機制係遏止不良承辦商嘅有效辦法;而劉銳紹則提醒,政府必須重新審視政策執行,避免劣質化趨勢蔓延。港府唯有加強監管、完善制度,先可以守住香港工程同採購嘅質量與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