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日否認加沙地帶飢荒報告嘅真實性,形容呢份報告係哈馬斯「策劃嘅宣傳」,並重申以色列會繼續推進解救人質同消滅哈馬斯嘅目標。與此同時,美國駐法國大使庫什納(Charles Kushner)公開譴責法國總統馬克龍喺打擊反猶太主義方面「力度不足」,引發法國外交部強烈反彈,指責美國干涉內政。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倡議(IPC)報告指出,加沙地帶正面臨嚴重人道危機,超過50萬人處於「災難性處境」,其中13.2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患有嚴重營養不良。有當地居民訴說,她只能以一小塊麵包同一粒番茄餵養三名小朋友,幼子經常因為飢餓而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批評以色列作為「佔領國」,蓄意破壞加沙嘅生存必需體系,呼籲其履行國際責任。不過內塔尼亞胡堅稱報告係「徹頭徹尾嘅謊言」,指控數據來自哈馬斯,未經核實。以色列負責巴勒斯坦事務嘅機構 COGAT 亦反駁,指聯合國未能妥善分發援助物資。內塔尼亞胡強調,真正挨餓嘅係被哈馬斯扣押嘅以色列人質,並批准將加沙市北部約百萬居民遷往南部帳篷營地嘅計劃。
以色列嘅強硬政策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響。法國、加拿大同澳洲等國宣布計劃喺9月聯合國大會前承認巴勒斯坦國;德國則因以色列計劃升級加沙軍事行動而暫停部分武器出口。內塔尼亞胡日前致函馬克龍,批評其承認巴勒斯坦國嘅立場係「為反猶太主義火上澆油」,要求法國喺猶太新年前採取更強硬措施。美國駐法大使庫什納隨後喺昨日附和,稱「反猶太復國主義就係反猶太主義」,批評法國政府應對反猶太主義行為不力,指出猶太人頻繁遭街頭襲擊,猶太教堂、學校同企業屢次被破壞,甚至幼兒園都成為目標。佢仲對「近半數法國年輕人未聽過大屠殺」表示震驚,質疑法國教育體系。法國外交部迅速召見庫什納,譴責其言論違反不干涉內政嘅國際法原則,損害法美盟友之間嘅信任。法國方面強調,自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反猶太主義事件雖然增加,但政府已經採取措施應對。
與此同時,加沙衝突嘅和談陷入僵局。以色列提出嘅停火條件包括哈馬斯解除武裝、釋放所有人質、加沙非軍事化,以及由以色列控制安全;但哈馬斯只同意以10名人質交換巴勒斯坦囚犯嘅60天停火方案。內塔尼亞胡堅持一次過釋放所有約50名人質,導致美國、卡達同埃及斡旋嘅談判一再失敗。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Yoav Katz)威脅,如果哈馬斯唔妥協,加沙市將面臨「地獄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