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生成式AI投資無回報       MIT報告爆破美國科技股
95%生成式AI投資無回報 MIT報告爆破美國科技股

美國科技股昨日遭遇劇烈拋售,市場對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投資過熱嘅疑慮達到頂點,引發華爾街最具投機性嘅公司股價大幅下挫。代表科技股嘅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收盤重挫1.4%,創下自8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軟件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股價暴跌9.4%,晶片製造商Arm Holdings plc下跌5%。相較之下,藍籌股為主嘅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跌幅較小,僅下滑0.7%,顯示市場對科技股嘅信心尤為脆弱。呢波拋售反映咗投資者對AI投資熱潮嘅重新評估。過去兩年,生成式AI技術嘅快速發展帶動科技股強勁上漲,尤其係輝達(NVIDIA)等AI晶片相關公司成為市場焦點。然而,隨住估值因投資熱情而飆升,市場開始質疑呢啲投資能否轉化為實際收益。

 

麻省理工學院(MIT)NANDA(Networked Agents and Decentralized AI)計劃發布嘅最新報告成為市場動盪嘅導火線。該報告基於150位企業領袖嘅訪談、350名員工嘅調查以及300個公開AI項目嘅分析,揭示咗一個令人震驚嘅事實:95%嘅生成式AI試辦項目未能產生顯著嘅財務回報,僅5%嘅項目實現咗數百萬美元嘅價值。報告指出,許多企業將超過一半嘅AI預算投入銷售同行銷領域,卻忽略咗後台自動化所能帶嚟更高嘅回報,例如降低外包成本、減少外部機構費用同提升運營效率。報告作者之一Aditya Challapally表示,從專業供應商購買嘅AI工具成功率約為67%,而企業內部開發嘅系統成功率僅為三分之一,尤其係金融服務等高度監管行業中,內部開發嘅失敗率更高。一名管理數十億美元規模嘅美國科技基金交易員坦言:「呢份報告真係嚇壞咗市場。投資者原本對AI嘅期望極高,但而家開始意識到,許多項目只係停留喺實驗階段,無法轉化為實際利潤。」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日前亦警告,AI市場可能正處於泡沫之中。他坦言,部分投資者嘅過度樂觀可能導致重大損失,「我並唔想淡化呢一點,會有一段非理性嘅繁榮期。」不過,他同時強調,長期嚟睇,AI對社會嘅價值將會係巨大的,可能改變多個產業嘅運作模式。報告仲提到,所謂嘅「影子AI」,例如ChatGPT等未經企業授權使用嘅工具,正在企業內部廣泛應用,進一步突顯咗企業喺AI管理上嘅挑戰。呢啲工具雖然靈活,但喺企業環境中難以適應特定工作流程,導致效果不彰。此外,先進企業已開始試驗「代理AI」,呢類系統能自主學習並適應環境,可能係未來企業AI發展嘅方向。

 

儘管報告揭示咗當前AI投資嘅困境,部分專家仍然對AI嘅長期潛力持樂觀態度。報告中嘅成功案例顯示,專注於特定問題並同供應商合作嘅企業,能夠實現顯著嘅收益。例如,一家醫療公司透過同供應商合作,利用AI加速藥物研發,將開發時間縮短40%。為應對當前挑戰,專家建議企業採取階段性策略,優先選擇成熟嘅外部AI解決方案,投資於員工培訓,並確保數據基礎設施完善。財務長應將AI投資視為資本支出,明確要求回報時間表同可擴展性證明。隨住生成式AI技術嘅成熟,企業如果能調整策略,專注於高回報嘅應用場景,仍有望喺未來脫穎而出。

發佈時間: 2025年08月20日 14:1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