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住近年智能手機、電腦日益普及,遊戲產業蓬勃發展,令到青少年沉迷其中,民眾稱之為「網癮」,搞到家長頭痛不已。中國河北省石家莊一間電競會所因應此況開辦「電競勸退班」,專門畀一班沉迷打機甚至自認有職業天分嘅後生仔,親身體驗職業選手嘅辛酸。結果,經過現實嘅「毒打」之後,大部分後生仔都乖乖哋放棄咗電競夢。呢種將「興趣變絕路」嘅獨特教學模式,喺家長圈引起廣泛討論,被譽為係比單純禁止打機更有效嘅「另類療法」。
據該會所創辦人透露,佢哋最初嘅原意係培育電競人才,但由於放棄嘅青年實在太多,反而發現新嘅商機,於是索性開設呢個「電競勸退班」,用嚟篩走一啲冇天分同冇定力嘅青年。課程透過高強度兼密集式嘅訓練,務求令呢班後生仔明白電競之路係幾咁艱難,絕非單靠「鍾意打機」就可以堅持落去。任你天分再高,冇定力都冇辦法持續;對遊戲有幾熱愛,如果「又菜又愛玩」(技術差又鍾意玩),都唔可能成為職業選手。唯有兩者兼備先至可能成功,而且當興趣變成工作,仲要面對績效考核嗰陣,熱情好快就會被消磨殆盡,淨返無盡嘅壓力同痛苦。
呢個課程收費唔平,基礎費用為期一星期嘅七日課程要幾千元人民幣,廿二日嘅課程更要上萬元人民幣,另外會根據家長嘅要求同青年機癮嘅程度彈性收費。
據會所觀察所得,八成半嘅青年只係「自以為有天分」,往往係因為喺現實中缺乏認同感,想逃避現實。經過課程「教做人」之後,大部分青年都願意重返正軌。有人甚至只係留咗一日就頂唔順,喊住要走。但亦都有唔願意走嘅,創辦人會勸佢哋返學校先,話寒暑假仲有大把機會可以再培訓。如果真係掘到合適嘅人才,仲可以乘機招攬。只能夠講,呢種方法比起單純禁止青年打機,效果實在好得多,仲可以趁機畀呢班青年上一堂「社會課」。
呢個「電競勸退班」嘅成功,反映出單純嘅禁止同說教,往往無法解決青年沉迷嘅根源問題。好多青年沉迷打機,係因為佢哋喺現實生活,例如學業、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喺遊戲入面搵到成功感同歸屬感。勸退班嘅價值唔係喺於令佢哋憎恨打機,而係透過高強度訓練,令佢哋明白任何一個行業嘅成功,都需要付出巨大嘅努力同汗水。呢個過程,其實係一堂人生教育課,教佢哋如何面對現實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