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配額「神秘消失」 全球供應鏈一頭霧水
中國稀土配額「神秘消失」 全球供應鏈一頭霧水

中國政府近期冇公開2025年稀土開採同精煉配額嘅具體細節,呢個反常舉動打破咗多年嚟嘅慣例,引發全球市場對稀土供應鏈嘅擔憂,並且進一步加劇中美之間嘅貿易緊張。稀土作為電動車、風力發電機、機械人同軍事裝備等高科技產業嘅關鍵材料,其供應動向一直係全球矚目焦點。外界普遍解讀中國呢一步係策略性動作,可能希望喺中美貿易談判中攞到更大籌碼。

 

 

根據中國財經媒體《財聯社》報導,北京已經向兩間國有稀土企業,中國稀土集團同中國北方稀土高科技公司,發放咗2025年第一批開採同冶煉配額,但冇似往年咁公開具體數字。報導指,相關企業被要求對配額數據保密,理由係涉及國家安全考慮。呢個政策轉向意味住,全球依賴中國稀土嘅企業將難以獲得清晰供應指引,進一步增加市場不確定性。

 

以往,中國工信部通常會喺每年第一季喺官網公布稀土配額數據,畀全球市場一個重要參考。例如,2024年中國分兩批次發放咗27萬噸開採配額,比2023年多5.9%;冶煉同分離配額就有25.4萬噸,增長4.2%。2023年則係分三次公布配額。但到2025年為止,配額數據一直冇公開,仲有消息話中國未來可能完全停止公布,反映北京對稀土產業嘅控制再收緊。

 

稀土係17種元素嘅統稱,喺全球高科技同國防領域都有不可替代嘅地位。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中國掌握全球大約70%嘅開採量同超過85%嘅精煉能力,令佢喺供應鏈中擁有極大影響力。隨住中美同中歐嘅貿易摩擦升溫,稀土愈嚟愈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焦點。2024年,中國曾經針對美國加徵關稅作出反制,將部分稀土元素同相關磁鐵列入出口限制清單,導致有啲海外車廠因缺料要暫停生產。

 

分析認為,中國今次選擇唔公開配額數據,係想喺貿易談判中保留更大空間。隨住電動車同可再生能源需求急升,稀土嘅戰略重要性更加突顯,中國掌握供應權變成重要外交籌碼。事實上,中國自2006年引入配額制度以嚟,不斷透過企業重組同政策調整加強掌控。到2024年,配額資格由六間公司縮減至得返兩間國企,顯示北京集中管理嘅方向。

 

稀土政策轉變對全球市場影響深遠。缺乏透明度,令科技製造商、國防承包商同清潔能源企業都難以規劃供應鏈。有啲企業開始囤貨、搵非中國來源,甚至加大替代材料研發。例如,美國 MP Materials 擴大加州 Mountain Pass 礦場開採,澳洲 Lynas Rare Earths 亦加強美國同本土嘅精煉業務。但短期內,成本高昂,而且難以撼動中國主導地位。

 

另外,中國喺2025年初提出要將進口稀土礦石納入配額管理,令依賴進口原料嘅內地企業反對,亦導致配額延遲公布。若果落實,全球稀土供應會再受壓,加劇波動。歷史上,2010至2011年間,中日爆發領土爭端時,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曾令部分稀土價格飆升750%,反映政策調整威力驚人。

 

今次中國嘅保密措施唔單止影響價格同供應穩定,仲會迫使各國加快多元化供應鏈。美國、澳洲、加拿大都加大投資,務求減低依賴。專家話,中國今次舉動可能會推動全球稀土產業重組,但短期內市場依然要面對不確定性同潛在嘅價格震盪。

發佈時間: 2025年08月19日 13:51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免責聲明 | 錯誤回報/意見提供
電郵: hongkongmatters.info@g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香港元宇宙.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