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聯部)部長劉建超突然「人間蒸發」,引發國際關注。多間媒體報道,呢位被視為下任外交部長熱門人選嘅資深外交官,上月底完成海外訪問返到北京之後,就被當局帶走調查。事件同前外交部長秦剛嘅「遭遇」有驚人相似之處,突顯習近平治下高官失蹤嘅常態化,亦加劇中國外交高層嘅權力真空。
劉建超現年61歲,出身職業外交官,曾任外交部新聞司發言人、駐外大使,2015年出任中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成為習近平「獵狐行動」關鍵人物,負責跨國追緝涉嫌貪腐官員。2017年佢轉赴浙江省任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2018年重返外交系統,2022年5月升任中聯部部長,同時晉陞為二十屆中央委員。劉建超以流利英文同自信從容嘅風格著稱,駐京外交官都讚佢「無需事先準備都可以即興發言」。不過,呢種「即興發揮」喺中國官場或被視為「越位」,容易觸犯「言多必失」嘅潛規則。
根據中聯部官網資料,劉建超最後一次公開活動停留喺7月30日,單計7月佢就有37次會見外賓、講話同出訪嘅行程。7月下旬,佢先後訪問新加坡、南非同阿爾及利亞,但返京之後就再無公開露面。《華爾街日報》8月10日率先引述知情人士話,劉建超結束外訪後被帶走問話,原因未明。有五名知情人士透露,劉建超8月初被帶走,其中兩人仲話佢住所被搜查。
事件同秦剛案高度相似。秦剛喺2023年擔任外交部長幾個月後就失蹤,最後被免職,傳聞涉「婚外情」,但對中共高官嚟講,呢類事通常只係落馬嘅「最後一根稻草」。劉建超當年曾被傳為秦剛接班人,但最終由王毅重掌外交部。王毅現年已過古稀,近日再傳劉建超可能接任,或引發內部猜忌。有分析指出,劉建超落馬,唔單止移除王毅嘅潛在接班人,仲令中國失去一位可能引領外交政策嘅未來掌舵者。
劉建超嘅「出事」或同佢外交風格有關。佢打破中聯部傳統,2024年1月以部長身份訪美,並喺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演講,強調「中國唔會另起爐灶再搞新秩序」,被視為安撫美國、結束「戰狼外交」嘅信號。有美國官員形容,呢次訪問似乎暗示劉建超係下任外長人選,但喺北京,呢種「侯任外長」姿態可能被視為政治不正確。有評論認為,佢嘅懷柔作風同「戰狼」路線相抵觸,加上自信從容嘅形象似乎屬於領袖專屬,未必符合「忠誠不絕對就係絕對不忠誠」嘅政治尺度。
同時,外界亦有貪腐或洩密嘅傳聞。劉建超曾主導「獵狐行動」,如今「獵狐者」反被調查,有揣測指佢可能協助富豪轉移資產,或者喺地方任職時涉腐。不過,正如俗語所講,「貪腐係個框,乜都可以擺入去」,真正原因可能同派系鬥爭有關。
習近平治下,高官失蹤已經唔罕見,甚至會喺會議現場即時被帶走。劉建超事件唔單止反映外交系統不穩,仲折射中共內部權鬥之激烈。隨住北戴河會議進行中,此案後續發展備受關注,亦可能係更大政治風暴嘅前奏。